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我也是剛剛成為父親的人,更加不忍心讓別的父母傷心,希望我的捐獻能讓患者成功治愈。”5月28日,90后小伙謝宗標在中科大附一院順利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合肥市第6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在北京治療的6歲男孩將獲得珍貴的“血液種子”,有望通過手術重獲健康。
謝宗標2010年考入合肥,在安徽建筑大學讀完本科和研究生后,留在合肥工作生活。去年,謝宗標升級為父親,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大學期間,謝宗標開始在校門口的獻血車上無償獻血,目前已經獻了2000多毫升,在此期間,他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造血干細胞可以治療白血病,如果我配型成功了就可能救人一命,我覺得加入很有必要。”
早在2014年,謝宗標就曾與一位患者配型成功,在高分辨檢測、體檢都順利通過后,卻因為患者身體狀況無法支撐,沒有完成最后一步捐獻。對此,謝宗標感到十分遺憾,也為患者感到難過。“沒想到6年后我再次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和另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了,我覺得很欣慰,也算是彌補了上次心里的缺憾。”
捐獻前一周,謝宗標需要提前入院做準備,而他的母親恰巧也在同一家醫院住院。謝宗標的母親身患癌癥,每個月都要從老家來醫院住院復查,“這一次還好,母親病情比較穩定,只住了兩天。我在這里住院,陪她也方便。”
醫院有患病的母親,家中還有才滿8個月的兒子。幸運的是,妻子十分支持他去捐獻造干,“我們也身為父母,能夠體會患者父母的心情,能幫助別人的事就要盡量做到,家里你不用擔心。”
5月28日,經過3個多小時的堅持,謝宗標的造血干細胞成功采集,將由醫院工作人員即刻帶回醫院為患者手術。“其實我有查過資料,移植手術的成功率也不是百分百,所以希望和我配型成功的患者手術能夠一次性成功,以后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謝宗標說。
采集結束后,合肥市紅十字會為謝宗標送上了鮮花和證書,向他的大愛之舉致敬。來自患者家庭的感謝信中這樣寫道:“您的無私奉獻,點燃孩子生命的曙光,這份生命之間締結的緣分,無法用言語詮釋,就讓他永遠和您骨髓相連吧,謝謝!”
張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韓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