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隨著復工復產節奏加快,合肥機場地面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狀態,目前在進離港出入口仍保留設置4個常態化體溫檢測點,對出發和到達旅客進行體溫檢測。
據合肥機場急救中心醫生王季先介紹,自1月23日至5月13日,合肥機場檢測進出港人數超過121萬人,初查發熱人數851人;對旅客在機場的活動場所,如候機廳、辦票柜臺、安檢、衛生間等公共區域實施日常標準化消毒,已累計消毒超過1.9萬平方米。同時,合肥機場對每一名到港旅客實施“安康碼”和“行程碼”查驗,確保“人人有碼、人人可控”。
不僅機場的地面防疫措施可控,旅客在機上的客艙環境也同樣安全可靠。據東航安徽分公司乘務長姚越介紹,客艙空氣每2到3分鐘就會被完全更新,每小時置換20到30次,這種上下流動的空氣循環方式保證了客艙里空氣新鮮,大大降低了病菌在飛機上擴散蔓延的可能。 姚越介紹說,飛機還裝備了高效空氣過濾裝置,這種過濾裝置對于空氣中的微粒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去除空氣中各種污染物、病毒和細菌等。
隨著國內疫情得以控制,航空市場逐步復蘇。5月份以來,合肥機場旅客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60%左右。5月15日,合肥機場計劃出港90班、旅客9000人左右。但是,由于國內旅游組團尚未放開,國際航班“停擺”,機場“滿血”恢復仍需時日。
方明楊 廖志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