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9日,安徽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濉溪縣醫院護士吳芳親了親兩個孩子,踏上了奔赴武漢的征程。醫療隊到達武漢后,她被分配到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在忙碌的工作間隙,她給10歲的兒子黃梓涵寫了一封家書,既有對兒子的依依不舍、對家人深深的愛,更有對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親愛的兒子:
不知不覺,我已到武漢20多天了,我們計劃很久的武漢之行因種種原因始終沒有提上日程,現在卻因為這場疫情讓媽媽突然而至。武漢對于我來說很陌生,但是我知道她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一個充滿生機的城市。現在的武漢“病”得很嚴重,但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努力治好她。
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開展,我們護理的這個病區主要收治輕癥患者,在治療、護理工作之余,我開展了多堂健康知識小講堂:如何正確佩戴口罩、手衛生知識的宣教、七步洗手法的操作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感染性垃圾等,得到患者的認可和歡迎。媽媽教你的七步洗手法還記得嗎?等開學了可以教教你的小伙伴哦!媽媽還開展病人的心理疏導工作,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去戰勝疾病。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帶著大大的護目鏡,媽媽變成了笨拙的“大白”,帶領患者跳廣場舞排解患者的緊張心情時,我的腳步也變得輕盈;帶領患者唱愛國歌曲時,我的聲音也變得嘹亮了。經過多日相處,感覺患者精神狀態總體挺好。他們有的笑容可掬地與我們侃侃而談;熱情的叔叔總是幫我們一起領取和分發物資;夜里暖心的阿姨把大衣和熱水袋朝我們手里塞,還有愛學習的小哥哥,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每天也是很規律的學習;還有很多像你的表哥表姐這樣的大學生志愿者,每天協助我們做好病人的生活起居……我感覺我們和武漢人民的心通過疫情連在了一起,我們和武漢人民同命運、共進退!
你看到媽媽臉上的壓痕問媽媽疼嗎,媽媽告訴你不疼,雖然層層防護服下面,經常是汗流浹背,媽媽就像是在做桑拿,還減肥呢,所以不要擔心媽媽。在這里,武漢的人民對我們都非常關心,吃住都在酒店,上下班有專車接送,還給我們配發了營養餐和消毒物資,生活上什么都不缺,你們在家也不要擔心我。
記得媽媽來武漢的早上,把你從睡夢中喊醒,告訴你媽媽即將遠行。你問我:“媽媽,你明知道武漢那么危險,病毒那么厲害,為什么還要去呢?我怕媽媽去了武漢,會感染上新型冠狀肺炎。”我說:“我是一位護士,拯救病人是我的職責,也是我應盡的義務。再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不去,總要有人去的。我要保護小家,更要保護大家。寶貝,你現在是一個小男子漢,在家里好好地聽爸爸和爺爺奶奶的話,要和爸爸一起照顧好弟弟,每天自覺學習,不要讓爸爸操心。你傷心地說,現在弟弟已經不認識媽媽了,但是又勸媽媽不要難過,說弟弟是因為太小了,才會這樣。你經常拿照片給他看,教他喊媽媽,媽媽很欣慰。你說媽媽在你心中是英雄,你感到驕傲和自豪。寶貝,媽媽不是英雄,只是披上了戰袍的戰士。舉國上下,更有無數堅守在抗疫前線的公安消防、解放軍、基層干部群眾、志愿者、基礎建設者和其他各行各業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們,他們都會被歷史銘記。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了我們能做的全部,他們都值得你學習和欽佩。這兒是戰場,只有身臨其境,才會有這種感受,我那蒼白的文字,都不足以表達。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護士,身處一線也不過是履行自己的職責,跟在家鄉奮斗的同事們一樣,是普通的日常工作,也是責任所在。我最熱切盼望的,也不過是患者康復,疫情結束,平安回家。
等疫情過后,春暖花開,我一定會帶著你和弟弟來湖北,來武漢。嘗嘗武漢的熱干面、豆皮;去登黃鶴樓,眺望萬里長江,感受中華文化的氣韻和博大;去神農架徒步,在最美的云海、最壯麗的山巒中,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去武漢大學,親眼看看那網紅的櫻花大道。那時的武漢,那時的武大,一定會是熱鬧非凡,繁花似錦!
愛你的媽媽
王晨 付軍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整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