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者:合肥市三院重癥醫(yī)學科的王鵬
地點:武漢市中心醫(yī)院
時間:2020年2月28日
從武漢封城的消息發(fā)出,伴著每日確診人數、死亡人數的增長,想到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個正在遭受新冠肺炎折磨的鮮活的生命,我的內心一直無法平靜,作為一名醫(yī)生,我很想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清晰記得2月16日下午我剛接到報名支援武漢的通知后,自愿報名,三天后出發(fā)。愛人表情瞬間凝重,“你要去,對嗎?”看著她滿是不舍與擔憂的眼神,我點點頭。我的愛人是一名基層醫(yī)務工作者,雖然有萬般不舍,但她給予了我最堅定的支持。
凌晨三點,我猶在輾轉反側。家里的兩個孩子,大寶今年5歲,小寶才剛剛22個月,還有已年過八旬癱瘓在床的奶奶,這些是最讓我放心不下的。可是另一個聲音在耳旁回蕩:“武漢更需要我”。
2月19日參加完出征儀式,看著微信里同事和家人發(fā)來的一條條加油打氣的微信,心里滿是感動與溫暖。由于父母要照顧已年過八旬癱瘓在床的奶奶,直到出發(fā)當天,我才告訴他們,從他們滿含淚水的眼中,我知道爸媽的心情十分復雜,但他們沒有過的贅述擔心的話語,只是反復地叮嚀:“照顧好自己,我們等你平安歸來…….”
坐上去機場的大巴,我思緒萬千:國難當前,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擊疫情,我只是選擇了自己擅長的方式——穿著防護服換個地方進行日常工作而已。像每一個并肩成員一樣,我們都有著多重的身份。我是父親,是兒子,是愛人……雖然背后有小家庭需要我們悉心支撐,但我也是醫(yī)生,是中共黨員,更是一名戰(zhàn)士,應該為祖國這個大“家”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2月20日下午4點55分,到了武漢天河機場,空氣中都是緊張的氣息,接待我們的同仁們非常友好。經過休整我們進入戰(zhàn)斗一線,第一天小組上班,我是第一個進隔離區(qū),看著那些需要我的病人,緊張的心情蕩然無存,很快便投入了戰(zhàn)斗。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醫(yī)生,我相信很快就能打贏這場硬仗,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戰(zhàn)場,我們堅守的每一班崗都是陣地,我們守護的每一刻都是為了人民。我們和湖北的醫(yī)護同仁們奮斗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上,我們在抗“疫”戰(zhàn)中勠力同心,共生死,齊進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這場看不到硝煙的戰(zhàn)爭中,我們每個人都盡自己所能,武漢嶄新而生機盎然的春天將如期而至。武漢的櫻花快開了,我想看看武大的櫻花,也希望帶著孩子,帶著父母一起來……
胡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