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雨水節氣,蟄伏一冬的江淮大地生機勃勃,正是江淮大地農業春耕備耕季節。連日來,巢湖市農業農村局派出多名農技人員將春耕需要的技術和機械送到田間地頭,幫助當地村民進行春耕生產。此外,農技人員還通過網絡預約農機維修、宣傳農業常識,在避免了人員聚集的前提下,讓當地村民的春耕生產沒有了后顧之憂。
備足農資,隨時待命為春耕
雨水節氣,我省江淮一帶的小麥和油菜等越冬作物在亟需一輪田間管理。最近一段時間,巢湖市農技人員結合自身所長,督促當地所有農機銷售企業做到農機具、配件、油料等物資儲備充足,對農民急需的農機具、配件和油料等生產要素要克服道路不暢帶來的影響,送貨上門,做好培訓工作。
巢湖市農機推廣站站長鄧立武介紹:“目前全市農機銷售企業農機具貨源充足、農機配件、油料和燃料都非常充足。農戶家中農機具,在冬閑時基本上已做好維修保養工作。對于維修有困難的,我們可以上門指導服務。確保農業機械在春耕時期隨時待命,為奪取夏糧豐收打下基礎。”
避免聚集,維修預約線上走
疫情之下,為了避免常規手段造成人員聚集,除了派人下鄉,農機推廣站還利用 “巢湖農機推廣”微信群等平臺做好農機化技術宣傳、信息發布和技術培訓。巢湖市智翔植保合作社負責人李啟生介紹,一臺植保無人機一個小時能病蟲害防治70多畝,是人工效率的70倍之多。在疫情防控期間,這種方式已經成為當地村民小麥油菜病蟲害防治的首選。
鄒慶成是蘇灣鎮豐潤家庭農場農場主,他今年種植了1000多畝油菜、小麥,眼前急需進行病蟲害防治和施肥。可是,家中一臺大型自走式植保機械突然發生了故障,讓鄒慶成心急如焚。如果一直得不到修理,眼看就要誤了農事了。“往年正月初八農機維修企業就上班了,一個電話就來上門服務,一點不擔心,今年我真的非常著急,工人都還沒上班。”情急之下,鄒慶成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通過“巢湖農機推廣”微信平臺,向巢湖市農機推廣站反映。得知這一情況后,巢湖市農機推廣站立即組織技術人員上門服務,經過半天時間維修好并下田進行了作業調試。看到這臺大型自走式植保機械又在田間開始了工作,鄒慶成高興地笑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