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由于當前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孕婦和胎兒影響的研究尚不充分,基于既往母胎保健研究成果,安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系博導朱鵬教授認為,疫情期間居家孕期保健同樣應該受到重視。
堅持居家運動
在疫情不嚴重的地區,對于高危孕婦,如肥胖、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既往剖宮產、存在妊娠并發癥等,在做好充分防護的條件下,繼續到門診進行產前檢查,以便及時發現風險采取措施。
堅持在家進行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孕期適量的體力活動能夠幫助維持合理的體重增加,減少孕期增重過多和妊娠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體力活動可以通過促進內啡肽的分泌,提高孕婦的心理健康。
在沒有禁忌癥的情況下,建議孕婦可以通過家務活動、短距離走動、跳操等形式,進行中等強度及以下體力活動。
重視規律睡眠
朱教授說,重視規律睡眠,不熬夜不賴床同樣重要。孕期睡眠紊亂會顯著干擾生理代謝,產生血壓波動和血糖穩態改變,不利于胎兒發育。建議孕婦每天有不低于7小時的睡眠時長,堅持在固定時點入睡和起床,睡前避免使用手機。
即使睡遲了也盡量在固定時點起床,因為已有研究顯示,補覺的危害可能更大。安排半小時午睡,白天其它時間避免睡覺并遠離床。
適當補維生素D
新近研究發現,孕期維生素D對維持孕婦血壓和血糖有益,也可提高呼吸道免疫水平。人體維生素D來源主要是皮膚接觸陽光紫外線后合成。
疫情期間,長期缺乏戶外陽光接觸,加之冬春季節紫外線強度低,此時孕婦的維生素D水平理論上處于全年最低值。因此,應通過口服維生素D的方式進行補充,推薦劑量為每天1000~2000國際單位。
另外,維生素D還參與胎兒神經發育,而胎兒的維生素D主要來源于母體。因此,疫情期間補充維生素D對胎兒發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避免情緒波動
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孕期焦慮、抑郁以及過度的心理壓力都會對母胎健康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可能通過胎兒編程的方式對成年后的健康產生長期影響。而來自家庭成員、朋友、同事的關懷和支持可以顯著減少不良心理情緒的負面影響。
因此,在孕期如果感知到自己有情緒問題,應向信任的人訴說,以獲得支持。也可通過冥想練習,進行自我調節緩解心理壓力。
目前,這場疫情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還有許多未知的。當社會開始認識到這個群體的特殊性并重視起來后,能夠做的有利于孕婦健康的事情將會更多。
俞傳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