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17年前,非典來襲,“90后”還是被大人們保護在溫室里的花骨朵。17年后,他們長大了,新冠肺炎來襲,他們選擇站了出來,保護那些需要保護的人。記者了解到,合肥蜀山區(qū)五里墩街道一些90后黨員,在抗擊疫情阻擊戰(zhàn)時,堅守一線,譜寫無悔青春。
防疫期間,他連夜幫忙買藥
1990年出生的婁彥飛有9年黨齡,2011年從部隊復(fù)員后來到街道工作。平時他總喜歡用憨厚的聲音跟同事說:“我來吧,誰讓我年輕點呢?!薄拔胰グ?,我跑得快?!弊蚤_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社區(qū)所有人奮戰(zhàn)在崗位上,婁彥飛也不例外。他所在的團安村社區(qū)頤和陽光100小區(qū)有一例確診人員,整個單元樓46戶119人被居家隔離。婁彥飛主動請纓,負責為居民配送一日三餐。穿著防護服的他要從18層一層一層往下送。
2月6日,婁彥飛值夜班。夜里9點半,他接到一位隔離居民求助電話,家中長期吃的治療胃病的藥快吃完了,詢問能不能幫忙買到。這位居民想讓婁彥飛第二天幫忙代買,可婁彥飛想著居民這個時候打電話來說明還是挺著急的,于是騎著電動車到處找藥房。他跑了五家藥房,才找到一家正準備打烊的藥房,在他說明來意后終于買到居民所需藥品。
當婁彥飛穿著防護服敲響居民家門時,居民很是感動,卻不能當面道聲謝謝。夜班值守到第二天早上7點本可以回去休息,可婁彥飛堅持要把早餐送到居民手中。當把大家一天所需物資領(lǐng)回來后,婁彥飛忙碌到10點才拖著疲憊身體回去休息。
用心良苦,他把家當“旅館”
孫東東是五里墩街道城市管理部副主任,同樣也是一名退伍軍人,5年黨齡。28歲的他已是兩個娃的爹,平日里很疼愛兩個孩子。而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有半個月沒怎么跟孩子們說過話,“晚上回去他們已經(jīng)睡了,早上出門他們還沒醒,確實挺想孩子的?!?/p>
少出門,不聚集。在疫情防控大力宣傳下,這條口號幾乎老少皆知,可由于工作性質(zhì),孫東東卻是哪人多去哪里,“農(nóng)貿(mào)市場、超市……這些地方都是保障市民正常生活的場所,防控措施一定要到位?!?/p>
經(jīng)常出入人多的地方說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因為家中的孩子和老人都是抵抗力弱的群體,常常夜里11點到家的孫東東將自己自行隔離在一間房里,單獨睡覺。每天早上出門前,他站在妻子房門前說聲“我去上班了”,成為一天下來和妻子說的唯一一句話。妻子有時笑罵他將家當成了旅館。
為了盡快將老舊小區(qū)出入口封上,孫東東和隊員們加班加點搬運、安裝鐵門。他們兩天時間完成了20個小區(qū)的封閉工作,累得胳膊抬不起,“有些事情總需要人去扛,我們年輕黨員不往上沖,還能讓他們年紀大的人沖嗎?”率先模范這個標準早在部隊入黨時就烙印在了年輕黨員孫東東心里。
疫情防控,她把婚事擱置
27歲的張璐是五里墩街道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一名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黨齡7年,疫情出現(xiàn)之前一直從事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這半個月來,根據(jù)工作需要,她在不同的崗位上來回切換:有密切接觸者的信息反饋來了,趕緊加個微信了解需求;送酒精、消毒液、體溫計是標配;隨時安撫密接者的緊張情緒,每半天就要監(jiān)測一次其健康狀況;每天還要接待30名左右就診病人。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到了關(guān)鍵期,張璐的工作時間也從早七晚七調(diào)整為早八晚十,有時工作太晚了索性就住在中心樓下的賓館,第二天繼續(xù)工作。
張璐男朋友黃昊煒是蜀山區(qū)三里庵街道一名基層工作人員,同樣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兩人半個月內(nèi)只匆忙見了兩次面,本來要在過年商議的婚事也被擱置了,“這個時期我們都只想為疫情防控做自己最大的努力,其他的暫時都不重要?!?/p>
90后,在疫情防控中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或奔走在宣傳的路上,或在夜間堅守著那道“健康防線”,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90后的擔當,也告訴社會:“90后”一定行。
詹偉偉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