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宣城市宣州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該局迅速行動,以“穩價格、保質量”為工作目標,充分發揮職能,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依法從嚴從快查處了一批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利用疫情誤導消費等謀取非法利益的違法案件,有力維護了全區市場秩序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F公開曝光一批典型案件,請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嚴格依法經營、誠信經營。
案例一:宣城市某大藥房涉嫌銷售早產口罩案
1月27日,宣州區市場監管局接群眾舉報,反映宣城市某大藥房銷售的口罩生產日期為2020年2月2日。經查,當事人于1月26日,以進貨價為20元/包(每包10只)從合肥購入100包一次性使用口罩,并以25元/包對外銷售。當事人在購進時未仔細檢查產品標記等相關信息,且無法提供商品購進票據。截止案發時止,當事人已銷售20包,剩余80包贈送給其親屬朋友。宣州區市場監管局迅速立案,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00元,罰款人民幣1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二:宣城市某大藥房涉嫌未明碼標價案
1月28日,該局對位于宣州區西林街道某大藥房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藥房正在銷售ANNJET安捷95%酒精消毒液和84消毒液,但這兩種產品均未見價格標簽。宣州區市場監管局以涉嫌違反《價格法》相關規定,已對該公司進行了立案調查。
案例三:某快遞公司涉嫌銷售“三無”口罩案
2020年1月29日下午,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宣城市公安局宣州分局案件線索,稱位于宣州區工業園區的某快遞公司倉庫內,涉嫌銷售“三無”口罩。經查,該口罩罩體上僅有PM2.5、KN95印痕,外包裝和內包裝均未標注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及執行標準等標識,也未見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宣州區市場監管局對上述19500只口罩進行了扣押,目前該案正在調查中。
案例四:彭某涉嫌無照銷售標識不符合規定的口罩案
1月31日,宣州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接到12315舉報單,反映鰲峰中路某大藥房門口,有人兜售不符合規定的口罩。經查,彭某于2020年1月23日從網上以0.6元/個的價格購進一次性使用無紡布口罩共4000個(共兩箱),該口罩上除標注廠名和商標外,未按規定標注廠址、生產日期、聯系方式、執行標準等信息。除送給家人及親朋1000個使用外,在未辦理營業執照的情況下,將3000個上述口罩進行銷售。至執法人員查處時,彭某以1元/個的價格銷售上述口罩2950個,執法人員的對涉案口罩進行查扣并立案調查,目前該案正在處理中。
李瑜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