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病人多,護理人員少,一個人要負責兩三個患者,感覺一天下來,考驗的是腳力,拼的是體力。”安徽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安醫大一附院重癥醫學科護士劉鋼說,“很多患者發熱、咳嗽,我們護理人員直接和患者接觸,做好自身的防護尤其重要。”
中午12點到下午1點,護理人員們輪流出去吃盒飯,上廁所,然后就又回到奮戰的崗位上。“戴三層手套,每次接觸患者后都要手部消毒,防護服一定要穿著緊密,防護靴是一次性塑料套,很容易破損,一定要及時更換!”吃飯的間隙,貼心的劉鋼在微信群里提醒其他幾位隊員注意自身防護。“稍微輕癥一些的患者并沒有預想中的悲觀情緒,在我們援鄂醫療隊來了之后,對治愈表現得很有信心。治療的時候,會向我們表示感謝,讓人感動。”談及一線的“戰況”,劉鋼也非常有信心:“一定能贏!”
30日上午11點,剛下夜班的霍佳佳發了一條朋友圈:“給各位老師家人報平安,才下夜班,很累,很困,很疲勞,短信電話微信就不一一回復了,望見諒。”霍佳佳是安醫大一附院神經內科ICU的一名護士,也是安醫大一附院呼吸護理小組的副組長。
神經內科ICU護士長付紅說:“霍佳佳2004年參加工作,曾經專程去北京朝陽醫院進修呼吸護理專業,是我們醫院呼吸護理的骨干,業務技術非常棒。”得知疫情發生的時候,霍佳佳第一個向護士長報名請戰:“這是我的專業,我責無旁貸。”
霍佳佳有一個美滿的小家庭,丈夫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小女兒才一歲多。出發武漢的當天,丈夫在朋友圈里說:“做好防護,我們等你,一生一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