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臨近春節,合肥車輛段徐州運用車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忙碌的身影雖然在旅客的視線之外,卻時刻為旅客的回家團圓“保駕護航”。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記者走進這群繁忙春運里的“隱形人”,記錄他們緊張而忙碌的工作。
“火眼金睛”的“CT”診斷師
TVDS系統是利用安裝在鋼軌兩邊及中間的高速攝像頭,將運行中的旅客列車關鍵部件拍攝成高清圖片,是為保障旅客列車運行安全進行動態檢車的新型科技設備。
動態檢車員們就像醫院的“CT”診斷師,查看分析高速攝像頭實時傳送來的圖片,尋找車輛上的“病癥”。
今年春運以來,徐州運用車間TVDS班組的動態檢車員們每晝夜需要檢查220余列旅客列車,大小圖片約48000多張。
為了能在這些圖片中精準找到故障點,每張圖片動態檢車員要看3秒至20秒的時間。
“長時間連續盯著電腦屏幕,經常雙眼干澀疼痛。”動態檢車員小邱說。但是,他們不敢漏看一張圖片,生怕小疏漏導致大故障。
技術精湛的列車“門神”
杭海的工作是檢修旅客列車的塞拉門,由于他處理車門故障技術精湛,塞拉門故障對他來說“手到病除”,工友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門神”。
1月23日上午11時,正在檢查調試塞拉門的杭海鄒起了眉頭,他發現有一個車門關閉不良,塞拉門指示燈顯示紅燈。經過反復檢查,原來是塞拉門上滑道移位造成車門關閉不良。杭海利索的用刷子清理滑道上的油污。車門內部的灰塵嗆得他連連咳嗽,全身上下沾滿了灰塵,可他顧不得擦。油污清理完后,杭海用套筒扳手慢慢松動滑道兩端的緊固螺栓,用平口螺絲刀小心翼翼的撥動上滑道,使其歸位。由于滑道十分油滑,撥動時勁用大了容易損害滑道,勁用小了又起不到效果,只有用巧勁才能既不損害滑道又能輕松的把滑道撥到預定位置上,只見他輕輕的兩下就輕松的把上滑道撥正了位置。
緊固好螺栓后,可指示燈依然顯示紅燈,“現在滑道是正位的,顯示紅燈肯定是密封圈有問題,換個密封圈應該就好了。”杭海自言自語的說。一邊說著他一邊更換密封圈。前后不到8分鐘的時間,杭海便把故障消除了。“杭師傅,你真牛,你不虧叫 ‘門神’”。青工小李豎起大拇指。
杭海一天要給52個塞拉門進行檢查、保養、調試、維修。春運期間他需要檢修塞拉門1560多個。
管玉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