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14日下午,安徽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召開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就我省鄉村振興工作進行發布。今年,我省將確保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剩余8.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2019年,是我省補短板、強弱項,完成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硬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年。在糧食生產方面,全年糧食總產810.8億斤,增長1.17%,比全國高0.27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居歷史第2高位,實現“十六連豐”。預計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增幅在全國居于前列,與全國農民收入的絕對值差額由過去四年的連續擴大變成了近兩年連續縮小。
連續三年成功舉辦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和80%,分別比全國高5個、8個百分點。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2018年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獲得了國務院表彰激勵。2019年380.8萬畝建設任務進展良好,開工率達100%。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我省將抓好產業扶貧,扎實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建立完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加強農業特色扶貧產業風險防控,以產業興旺帶動農民和貧困戶增收,確保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剩余8.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時抓好補短板,對標我省“十三五”規劃,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的10項突出短板,拿出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如期補上。
把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確保糧食面積穩定在1億畝、總產穩定在780億斤以上。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新建高標準農田380萬畝,確保建成4670萬畝。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