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年前,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印發了《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加強金融審判執行工作 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金融審判、執行的新理念、新任務提出了一系列司法工作舉措。今天下午,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汪利民同志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意見》對健全金融案件多元化解決機制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答:圍繞建立完善金融案件多元化解決機制,促進糾紛源頭治理,《意見》主要提出三項措施:一是完善金融案件多元解紛平臺,將金融多元解紛機制建設與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結合起來,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功能轉型升級。二是推進金融糾紛“分調裁審”改革,構建科學、精準、高效的案件流轉、調裁對接、程序轉換機制,實現源頭解紛、分流提速、簡案快審、繁案精審。三是一體化推行線上線下調解。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服務窗口,供調解、仲裁、公證等組織開展調解工作。與中國金融消費糾紛調解網等在線調解平臺建立在線調解對接機制,推廣信息技術在多元解紛機制中的運用。鼓勵金融糾紛當事人先行協商和解;引導當事人先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依法申請司法確認,促進非訴解決機制與審判、執行工作的順暢銜接和高效流轉。上述三項舉措協同發力,將有力地推動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在程序安排、效力確認、法律指導等方面的有機銜接,確保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發揮實效。
二、請問《意見》在推動解決“融資難、融資貴”方面有什么具體的舉措?
答: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其價值本源。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引導和規范金融交易,始終是安徽法院金融審判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此,《意見》提出如下措施:一是嚴格規制高息借貸行為。準確認定借款本金及利息,嚴格把握背離實體經濟利潤的過高利率邊界,防范當事人以收取管理費、咨詢費、服務費、保證金等方式變相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二是依法支持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妥善審理股權融資、保理合同、讓與擔保、委托理財等新類型糾紛案件,不輕易否定其效力。
三、當前,社會各界對金融安全特別關注,請問《意見》在維護金融安全方面有哪些安排?
答:“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切實維護金融安全,《意見》主要從以下方面作出安排:一是依法處理金融違法行為。堅決打擊非法集資、信用卡詐騙、騙取貸款等金融領域犯罪,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準確甄別以財富管理、私募股權、虛擬貨幣、互聯網金融等名義進行的金融違法行為,審慎確定無效行為的法律后果;發現犯罪線索的,及時移送。二是積極預防金融風險。妥善審理涉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債權類糾紛,涉證券、期貨、債券類糾紛,涉科創專板等區域性股權市場類糾紛,以及企業破產案件,避免引發區域性風險和群體性事件。
四、當前,我省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請問 《意見》對依法服務和保障金融改革有哪些方面的安排?
答:《意見》提出:一要依法引導金融創新。審慎處理金融創新產品引發的案件,堅持促進交易、保護創新、規范發展的原則,對合法合規的金融交易模式依法予以保護,實現法院裁判結果與金融監管政策導向的有機銜接。二是大力推行金融案件集約化審理。對于眾多金融債權人向同一債務人集中起訴或者同一金融債權人起訴眾多債務人的系列訴訟案件,可以集中管轄、集中審理。具備條件的法院,可以借鑒蕪湖金融巡回法庭或者淮北金融審判法庭模式,設立專門化的金融審判機構;不具備條件的法院,可以設立固定的金融審判團隊。針對案件數量大、公告多、集團訴訟頻發的信用卡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探索建立“類型化”“要素式”審判機制,快審快結。
五、《意見》對依法打擊逃廢金融債權的行為,提出了哪些司法保障措施?
答:依法保護金融市場主體的勝訴利益是金融案件執行的重中之重,也是構建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為此,《意見》規定:對故意轉移、隱匿財產逃避執行的被執行人,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入境、納入失信、罰款、拘留等措施。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慶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