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9年12月26日上午,在合肥高新區王咀湖東岸,合肥市科技館新館(自然博物館)工程項目正式開工。據了解,合肥科技館新館面積是老館的4倍多,有11個常設展廳,總投資概算約9.08億元,預計在2022年底前建成開放。
新館面積是老館的4倍多
合肥市科技館新館項目位于合肥高新區王咀湖東北部,彩虹東路與石蓮南路交口西側,規劃用地面積46674平方米(約70.01畝),規劃總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是合肥科技館老館建筑面積的4倍多,總投資概算約9.08億元,預計在2022年底前建成開放。
新館不僅顏值高,也更有內涵。據了解,目前新館展教內容設計已全面展開,按照“格物致知、啟迪創新、理解科學、圓夢復興”的展陳理念,設有“好奇”“自然”“我們”“安?危”“能量”“度?量”“楊振寧陳列館”“工具”“連接”“智?造”“數學”等11個常設展廳,此外還有近4000平方米的露天展場。新館還規劃了20米直徑球幕影院、4D影院、全息劇場、科學劇場以及多間科普活動室,將向公眾提供形式更為多樣、內容更為豐富的科學傳播內容。
老館開館17年成為行業標桿
位于合肥市合作化路與黃山路交口的合肥市科技館老館,對于合肥市民來說,早已是非常熟悉的城市地標。從2002年5月26日開館至今,合肥科技館已先后接待省內外乃至世界各地的各類觀眾超過740萬人次,近年來每年的接待量都保持在70萬人次以上,展廳單位面積的觀眾年接待量居于全國科技館前列,是全國科技館行業多年來的先進標桿館之一。
然而,合肥科技館老館總建筑面積僅12000平方米,展廳極限瞬時容量只有1000人,有限的空間已經難以承載日益增加的市民參觀需求,排長隊等候進場的現象時常出現。因為在有限的展廳里配置了400件各類展品,合肥科技館老館成為全國科技館行業展品展示密度最大的科技館,但這也常讓很多觀眾感到場館空間局促擁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