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29日,記者從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獲悉,自8月12日臺風“利奇馬”對我省影響結束以來,我省出現持續少雨天氣,全省平均雨量113毫米,排歷史同期最低。全省一度有72個市縣維持重等及以上氣象干旱,其中淮河以南至江南北部有53個市縣達特旱,發生了近40年來最嚴重的伏秋旱。全省共有10個市、37個縣(市、區)共45.59萬群眾飲水因旱受到影響,農作物受旱面積一度達1030萬畝。
累計投入抗旱資金9.34億元,未出現“無水喝”現象
面對旱情,我省全力做好抗旱減災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影響和損失。據悉,省應急管理廳、省防辦會同省有關部門積極爭取中央抗旱救災資金1.11億元,及時撥付受旱市、縣。分2批下達省農業抗災用電指標2.17億千瓦時,支持各地灌溉用電。相關省直單位先后派出30多個工作組,赴重點受旱地區循環督查,確保抗旱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
記者了解到,通過管網延伸、應急打井、拉水、送水等措施,我省45.59萬群眾飲水困難得到及時解決,未出現“無水喝”現象,城鎮供水運行形勢總體平穩,保障了152個規模養殖場、315.65萬只(頭)畜禽飲水,已播種小麥、油菜4863萬畝。各級累計投入抗旱人數603萬人次、機電井7.26萬眼、泵站1.35萬處、機動設施35.93萬臺套、運水車輛0.36萬輛、資金9.34億元。
累計增加供水量近32億立方米,全力打好抗旱持久戰
記者了解到,我省充分發揮水利工程蓄、引、提、調功能,全力提引外水,調度駟馬山、上橋、鳳凰頸樞紐提引江水、淮水18.3億立方米,目前仍在全力提水。先后2次調度開啟窯河閘引淮河水8400萬立方米入高塘湖。各地均搶提搶引外水,補充內部抗旱水源,還通過打井、掏山泉等措施,另辟應急水源0.9萬處,通過水庫塘壩放水、引提外水,累計增加供水量近32億立方米。
據悉,近期降雨有效改善了全省土壤墑情,全省農作物旱情基本解除。但由于降雨產生徑流有限,全省河湖庫塘蓄水未得到有效補充,抗旱保人畜飲水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下一步,要繼續緊繃抗旱保供水安全這根弦,按照“四個確保”既定部署,進一步壓實責任、精準施策,全力打好抗旱持久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余康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