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三年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17.2萬個;2020年底,合肥、銅陵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1年年底,全省城市軌道交通通車里程超過210公里……安徽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公共服務功能,改善城鎮人居環境。
面對“停車難”問題,安徽省將開展城市停車場建設行動,省設區的市三年計劃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17.2萬個,并按照標準配建充電樁。其中,通過公共建筑配建、平面停車場立體擴容改造、新建立體停車場等方式,增加公共停車泊位10.2萬個;利用單位內部停車泊位和地下人防工程等停車資源,盤活存量公共停車泊位4萬個;兼顧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規范施劃路內臨時公共停車泊位3萬個。
隨著電商和零售業的發展,冷鏈物流也正在加速發展。根據“實施意見”,全省三年計劃建設冷鏈物流重大項目60個以上,建設冷庫庫容300萬立方米,加快構建覆蓋主要產地和消費地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形成“冷藏、運輸、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冷鏈物流體系。
到2020年年底,合肥、銅陵等國家試點城市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設區的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到2021年年底,所有設區的市建成運行廚余垃圾處理設施。
為落實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我省支持有條件的城市積極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到2021年年底,全省城市軌道交通通車里程超過210公里。
同時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有效治理道路交通擁堵,到2021年年底基本打通城市主次干道的各類斷點、阻點,暢通“微循環”,形成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到2021年年底,完成城市主次干道“白改黑”路面改造和城市危舊橋梁加固改造。年均新增城市綠道600公里以上,到2021年年底,形成較為完整的綠道網絡以及城市步行、自行車等慢行系統。有條件的城市可推進自行車專用道建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