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0日傍晚,無錫市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官方通報,經初步分析,上跨橋側翻系運輸車輛超載所致。因此,有不少網友聯想到2012年,哈爾濱也發生過類似高架橋側翻事故。
有網友稱,“這種高架橋屬于單柱式橋墩梁式橋,優點是單柱墩,比較經濟,缺點就是受力不盡合理,單側超載容易造成傾覆,當年哈爾濱高架匝道倒塌也是這種單柱墩結構,現在新建的高架已經不允許了。”
今天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系上一位江蘇省道路橋梁設計業內人士,該人士表示,無錫此次側翻的高架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單柱式。“個人判斷,是單側超重導致的傾覆。”該人士認為,側翻與橋梁結構的關系并不大。“橋面沒有斷裂,只是歪掉了,倒掉了,這還是與車輛超載有很大的關系,單側受重過大,超過了設計標準。”該人士稱,這種單柱式橋梁的地面交通通行與采光較好,但也可能存在受力不合理的情況。“倒的原理很簡單,就是一側重了,然后就倒了,就像兩個人坐長椅的兩端,一個人起身,另一個摔倒一樣。”
隨后,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也聯系上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方詩圣,方教授是道路、橋梁、頂管方面的專家,他也在關注著無錫高架橋側翻事件,方教授說,現在高架橋結構型式一般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橋墩型式有單柱式、雙柱式等,這兩種橋各有存在的合理性。“比如單柱式的經濟一些,而且占地面積較少。”方教授說,一般建什么樣的高架橋要根據實際地形地勢來決定。“只要在驗算標準范圍內使用就不會存在問題,當然,長期使用的橋梁,都需要定期檢修,比如位移、開裂等情況,要及時修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慶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