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8日,記者從合肥市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獲悉,目前該區市場主體突破4萬戶。據悉,該局企業注冊窗口是安徽省首個區級G60窗口,可承辦全市12個縣區各類企業G60科創走廊異地辦理登記業務。
上半年市場主體同期增長近3成
9月底,合肥市高新區的企業注冊窗口迎來了該區第4萬戶市場主體。據悉,去年底,合肥高新區曾通過G60科創走廊“一網通辦”業務平臺發出的首張異地登記的營業執照,這也是安徽省首個區級G60窗口,可承辦全市12個縣區各類企業G60科創走廊異地辦理登記業務。
記者從合肥高新區市場局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市場主體分析報告》看到,今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區市場主體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9.1%。其中,企業28224戶(外資企業277戶),同比增長28.9%;個體工商戶10224戶,同比增長29.6%。數據顯示,合肥高新區從1991年建區到2014年迎來第1萬戶市場主體,整整花了23年時間。從1萬戶到2017年的2萬戶只花費3年時間,從2萬戶到3萬戶和從3萬戶到4萬戶,用一年時間。
合肥市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該區每萬人擁有專利數、每萬人擁有法人企業數、每萬人擁有研發人員數,均居三大開發區之首。
短期內集聚23家量子技術企業
記者在合肥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提供的數據看到,該區自從2009年擁有第一家主營量子技術企業后,目前已擁有23家量子技術企業。“其中,國盾量子、國儀量子、本源量子、中創為量子等主營量子技術企業5家。”合肥高新區市場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外,記者發現上述量子技術企業注冊資本從100萬元到1億元不等,覆蓋量子計算、量子測量、量子通信等多個領域。據悉,合肥市量子信息產業相關專利占全國總量的12.1%,排名僅次于北京,位居全國第二。
目前,合肥高新區擁有集成電路企業150余家,數量約占合肥市的一半,全省的四分之一。“從新增市場主體在上述產業的分布可以預估產業前景。”合肥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可預見未來3年到5年,合肥量子信息等產業將會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影響,成為合肥的‘標簽’產業。”
何琦 陶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