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24日上午,記者從亳州市舉行的水污染治理工作通氣會上了解到:截止到目前,亳州市已建成投運城市污水處理廠17座,實際處理能力為每天50萬噸。鄉鎮污水處理設施80個,鄉鎮污水日處理能力新增9.49萬噸,日處理能力達到11萬噸,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2019年是“十三五”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一年。1—8月份,亳州市列入“十三五”省政府考核目標的4個國控斷面(分別是西淝河馬店孜斷面、渦河渦陽義門大橋斷面、渦河龍亢斷面水質和渦河岳坊大橋斷面)均達到了考核要求,獲得省級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資金1450萬元。
據了解,亳州市為做好水污染治理工作,打好碧水保衛戰,全市全面實施河長制,狠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并大力推進黑臭水體治理。2015年底以來,該市對市中心城區建成區范圍宋湯河、鳳尾溝、龍鳳新河、丁家坑、鱉疙瘩坑、柴家溝、湯陵溝、陵西湖、東風溝、羊建溝、東城海子、飲馬坑等12處黑臭水體,通過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等措施進行整治,截至目前11處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并經省級核驗達到初見成效,剩余的柴家溝1處黑臭水體整治工程處于掃尾階段,將于2019年底完成整治。目前該市三縣建成區24處黑臭水體已基本完成整治23處,剩余一處為渦陽縣葛溝黑臭水體,計劃于2020年底前完成整治。
據悉,2017年亳州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改善獲得全省第一,2018年該市水污染防治各項重點工作完成情況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獲得省級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資金1900萬元,在全省排名第三位,均被省水辦在全省通報表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毛金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