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探尋包公足跡,聆聽包公故事,弘揚包公文化,傳承包公精神。為匯聚全國包公文化資源,大力弘揚清正廉潔的包公精神,8月21日,“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采訪活動啟動儀式在合肥政務中心陽光大廳舉行。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合肥市政協副主席胡守祝,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李友國,肥東縣委書記孫良鴻、肥東縣人民政府縣長姚飛等領導,以及研究包公文化的著名專家學者翁飛、戴健、馬麗春,中央及省市主流媒體代表等參加了此次啟動儀式。
本次活動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中共肥東縣委聯合主辦,新安晚報社、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承辦,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肥東縣融媒體中心、肥東縣新聞中心協辦。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單位,新安傳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丁傳光,新安晚報社總編輯刁廣冰,肥東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許高彬,新安晚報社副總編輯甘社會等也出席了當天的啟動儀式。合肥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王立群主持了儀式。
安徽省文聯主席、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吳雪欣然為活動題寫了“我從包公家鄉來”主題詞。
合肥市肥東縣是包公的家鄉,同時,包公也曾在河南開封、廣東肇慶等多地為官,在很多地方留下了為官清廉、秉公執法的故事,形成了在國內外影響深遠的“包公文化”。為了集聚全國各地的包公文化資源,更好地弘揚包公文化,宣傳“包公家鄉”肥東縣及合肥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主辦方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包公誕辰1020周年之際,舉辦了此次“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采訪活動。采訪團將先后前往廣東肇慶、河南開封等地,探尋包公足跡,弘揚包公文化,推介“包公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李友國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李友國在致辭中說,包公是肥東的,是合肥的,是安徽的,又是中國的,是世界的。包公文化,首先是廉政文化,又是政治文化,而且是文化的文化。傳揚包公文化是安徽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是應有的歷史情懷和時代擔當。“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采訪活動,將推動包公出生成長地與任職地的交流,推動優秀民族傳統與當今時代主題的交匯,推動特色文化與地域經濟的交融。
啟動儀式上,肥東縣委書記孫良鴻致辭表示,包公精神不僅鑄就了肥東歷史的輝煌,在今天依然充滿著智慧的力量。 近年來,肥東更是借鑒以包公精神為代表的優秀廉政文化,建設集傳統文化、生態旅游、廉政教育于一體的包公文化園,擦亮“包公故里”的品牌名片。此次活動將進一步挖掘包公的文化底蘊,豐富包公廉政文化內涵,把包公的形象塑造的更加豐滿清晰,提升包公文化的影響力。
啟動儀式最后環節,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將“我從包公家鄉來”大型融媒體采訪活動旗授予采訪團代表,并宣布活動正式啟動。
據悉,明天起,包括中央及省市主流媒體記者、省內外包公文化專家學者等在內的組成的采訪團,將先后前往廣東肇慶、河南開封、合肥肥東等地,沿著包公仕履、生活的足跡,挖掘包公故事,弘揚包公精神,讓清正廉潔的包公文化在中華大地繼續發揚光大,新安晚報等媒體每天也將通過融媒體渠道及時報道采訪團的相關情況。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