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近日,巢湖市印發《2019年農村改廁工作方案》,明確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20000戶農村廁所改造任務,務實舉措深化農村“廁所革命”,科學施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以鄉鎮(街道)為改廁管護主體,健全完善政府主導、財政扶持、專業服務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按照“誰建設、誰管理,誰使用、誰管理”原則,接續做好后期管護。按照統一標準、統一采購、統一施工、統一驗收要求,“一體化”推進實施。
對全市鄉鎮所有不能納入管網集中收集處置的自然村常住農戶非衛生廁所,分年度分階段實施整村改造,在一般自然村,全面安裝裝配式玻璃鋼材質三格化糞池廁所,在污水管網覆蓋的村,推廣使用水沖式廁所,對少數建檔立卡貧困戶、確實無力改廁的,由鎮村幫助代建。改廁過程中,堅持農村改廁和污水處理同步進行,確保不留“后遺癥”。上好改廁“戶口”,嚴格“一廁一檔”,確保信息錄入和工程進度同步。改廁結束后,由鄉鎮(街道)進行初驗,在此基礎上,市農村改廁工作指導組組織綜合驗收,實行分級驗收,確保改廁工程實際效果。
改廁工程資金由省、合肥市、巢湖市統籌解決,改廁輔材按每戶900元標準、廁屋環境整治按每戶400元標準、日常管護按每戶80元/年標準補助給鄉鎮,改廁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依據考核辦法,兌現補助資金。
充分尊重農村、農民居住現狀和生活習慣,廣泛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自覺參與其中,努力讓生活的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感受美美的心境,收獲暖暖的幸福。
袁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鐘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