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2日,在妻子的陪伴下,邵品德捐獻出珍貴的生命種子——造血干細胞,將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記者從合肥市紅十字會獲悉,這是合肥市迎來今年第5例、累計第4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堅持無償獻血10多年
邵品德家住合肥市廬陽區,1988年出生,在合肥讀書、工作至今,目前從事證券及投資工作。剛上大學時,邵品德就開始了無償獻血,這一獻就是十年多,“開始是獻全血,后來獻的血小板比較多,護士都夸我血液質量好,到目前為止我一共獻了好像26次了吧!” 邵品德說,獻血對自己沒有什么影響,又能夠幫助別人,所以堅持了下來。
大學時,邵品德是班長,經常要組織全班同學開展團日活動,“別的班經常是組織大家一起出去游玩,但我覺得還可以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和同學們商量后,我們決定利用團日活動來幫助貧困學生。”后來他們對接了六安市一位曾患小兒麻痹癥的高中生,班上每位同學每個月捐出5—10元,再加上部分同學捐出的獎學金,每個月都資助那位同學幾百塊錢,一直堅持了三年,這個活動讓同學們印象深刻。“后來,我還去過兒童醫院旁白血病患者臨時租住的城中村,孩子們眼中對健康的渴望也深深地觸動了我。”邵品德說。
說服父母成功捐獻干細胞
2010年,邵品德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聽說當時全國入庫的人數很少,就想自己也盡一份力,能讓更多血液病患者有重生的機會”。機會果然降臨了,今年3月,邵品德接到合肥市紅十字會的電話,說他和一位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希望他慎重考慮是否愿意捐獻。“我自己肯定沒問題(捐獻),只是擔心父母不同意,所以考慮了一下。”邵品德一邊做父母工作,一邊完成了高分檢測和體檢。“開始父母因為擔心我的身體并不是很支持,但我跟他們說患者馬上就要進倉了,不可能停下,不能拿生命開玩笑,父母最終理解并同意了。”
邵品德捐獻造血干細胞得到了單位的支持,同事也夸他好樣的,為他加油。邵品德說:“其實以前我很胖,180多斤,血糖血脂都不正常,身體也不好,但從去年開始我為了能順利捐獻而健身,堅持一年了,現在體質很好,正好配型也成功了。”。
“我愛人她心地善良,對我捐獻的事很支持。”邵品德說。捐獻前一天晚上,4歲的兒子跟著媽媽來醫院看爸爸。孩子說:“爸爸,你是生病了嗎?我想你了,你今天能不能回家?”媽媽告訴他,“爸爸沒有生病,他正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是能夠幫助別人的。”合肥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劉波來到醫院看望邵品德,感謝他的無私大愛,為別人送去生的希望,并為他頒發了證書。
完成造血干細胞采集后,邵品德鼓勵對方要加油,“我們共同努力戰勝病魔!現在,我最希望聽到的就是對方手術成功的消息!”
張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