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黃山市屯溪老街提升改造中要拆除徽州行署文教樓歷史建筑,經本報等持續呼吁引起社會較多關注,日前黃山市官方決定對該樓予以保留。5月20日,該市屯溪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工人已開始對下架屋瓦進行恢復。
當天上午,黃山市屯溪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近兩天天氣轉好,屯溪區已安排屋瓦重鋪工作。當天下午,記者現場得知,工人已將前期下架的部分屋瓦搬運到屋頂,并將在22日起逐漸蓋好,恢復行署文教樓屋頂的原狀。后期,會對該歷史建筑予以全面修繕、加固等。
2017年9月起,國家歷史文化街區屯溪老街悟崗巷和楓林巷交口的這一歷史建筑,因面臨拆除而被關注,到今年4月,該樓部分屋瓦下架,大門等處的條石臺階被拆除,少數房間地板等被拆掉。近兩年來,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對該樓歷史價值、建筑工藝及社會各界呼吁保留的訴求,持續做了多篇報道,并查知該樓在《屯溪老街保護規劃》核心區范圍,被納入建議歷史建筑名錄,應重點保護的,當地文化部門組織專家論證也認定該樓“可劃為歷史建筑”。
經持續報道,此事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經黃山市官方多次認真研究、現場查看調研,及吸納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日前決定對該樓予以保留,恢復原貌,后期加以修繕加固及合理利用。
5月17日,黃山市官方正式決定保留該樓消息發布后,大量讀者對官方這一決定紛紛點贊。同時,翟屯建、方利山、姚順淶、鮑義來等多位專家學者和古建專家也表示,該樓保留后,建議盡快正式申報掛牌為歷史建筑、市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加固時要尊重該樓既有傳統工藝,遵循最小干預原則,以盡量維護其原貌。同時,可結合屯溪老街及濱江西路提升改造、文旅開發等,把該樓轉化為主題博物館、特色展陳館等使用功能,發揮其恰當作用,且讓建筑特定歷史信息得以傳承。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