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關愛江豚,保護生態”主題活動在安徽省地質博物舉辦,本次活動由安徽省地質博物館與阿拉善SEE安徽項目中心聯合舉辦。這是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從橫亙時空的地質古生物領域,延伸到自然資源和生態保護領域的一次嘗試。
活動中,長江江豚拯救聯盟理事、原阿拉善SEE秘書長、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利民博士介紹說,目前江豚僅存1000余頭,而在皖江段大約生活著200多頭江豚,拯救江豚刻不容緩,安徽也承擔著保護江豚的重任。
活動現場,合肥市中小學生“我為江豚打call”繪畫大賽獲獎作品進行展出(有配圖),他們以稚嫩的筆觸、精巧的構思表現江豚保護的深刻主題。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徽馬派皮影傳承人馬飛團隊創作并演繹的“江豚皮影戲”也精彩上演,其以瀕臨失傳的傳統皮影技藝展示了“小江豚歷險記”,以生動的形式、接地氣的表演呼吁社會共同參與江豚保護,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自然資源的重要性,加入到生態資源保護的行列。
當天,阿拉善SEE自然教育基地也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內揭牌,基地一系列有關江豚的影像和圖書資料將免費為公眾提供;此外,每月還將組織2-3次的自然科學公益課堂,對江豚以及其他自然科學領域感興趣的市民可以關注招募信息。
黃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胡霞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