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年一度的中國科大科技周本周末已經開幕。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大科普點內都人氣爆棚。
從水管機器人、前沿物理、量子衛星-墨子號模型;到激光3D內雕體驗、3D掃描與3D打印體驗展;再到航模飛行與制作演示、越障移動機器人演示、工業機器人展示等各大科普項目都圍滿了市民,有的體驗項目現場還排滿了長長的隊伍。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科普點中,除了往年的東區、西區和先進技術研究院外,還增加了中校區的一個科普點。感興趣的市民可以在數字文化中心科普點,觀看科學現象延遲攝影、體驗體感AR體驗。此外,包括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等十余個科學研究實驗室都在科普周對市民開放,并由研究人員進行現場演示和講解;專門制作了科技成果展覽、多媒體科普介紹等。
除了科普展和科普實驗,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科普書籍也吸引了孩子們的關注。由科大出版社出版的“有趣的分子科學”原創科普繪本也在今天首發。該書作者張國慶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這套書用簡明的文字、有趣的插圖,將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遍關心的問題,用分子科學的相關知識進行了科學的闡述。如睡前為什么要喝一杯牛奶,睡前吃糖好不好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在推薦中表示,這套“有趣的分子科學”原創科普繪本,針對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場景,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述這些場景中可能“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存在于我們客觀世界中的分子,目的是讓大家能夠從一個更微觀、更科學、更貼近自然的角度來理解我們可能已經熟知的事情或者物體。這也是我們所有科研人員的愿景希望民眾能夠走近科學、理解科學、熱愛科學。
除了參觀體驗各大科普點,學習相關知識。今年,在中國科大的部分科普點放至了七彩科大印章。每到一處科普點,孩子們都可以請志愿者在“護照”蓋上印章,集齊七個顏色的印章后,就成為本次科技活動周的“科學小達人”。并有機會獲得科大全媒體中心精心準備的獎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