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南陵縣2018民生報告】
地區生產總值245.5億元,增長8.1%
財政收入31.3億元,增長10.3%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7億元,增長12.4%
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4元,增長10.8%
【一年來工作亮點】
(一)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投入產業扶貧專項資金4038.13萬元
建成就業扶貧驛站(車間)6個、就業扶貧基地25個
累計發放貸款1.45億元,惠及貧困戶4034戶
(二)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兌現產業發展基金等獎勵2.55億元
減繳緩繳社保費5768.7萬元
發放穩崗補貼152.8萬元、技能培訓補貼162.8萬元
落實政銀擔7.11億元、續貸過橋10.6億元、稅融通1.8億元
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5家
盤活工業用地483.92畝
全年共簽約項目8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1個
(三)產業升級行穩致遠
一站式物流和供應鏈服務企業云遞供應鏈年發件量達500萬件
全縣建筑業企業達95家,其中特級資質2家,一級資質4家
全年完成建筑業產值150.9億元,增長35.8%
新增電商企業125家,鞏固提升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55個
許鎮鎮被評為省級農村電商示范鎮
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9家、家庭農場135家、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1家、示范家庭農場4家
新增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經營主體6家、綠色食品認證經營主體12家、有機農產品認證經營主體3家
省級大米檢驗中心順利通過驗收
(四)生態環境明顯提升
整治“散亂污”企業367家
PM2.5指標、空氣質量優良率穩居全市首位
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置3774噸
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分別為76.7%和86.3%
完成新造林1.02萬畝,新增城市綠地17萬平方米
建成4個綠色植保技術示范基地
創建綠色礦山4家,治理廢棄礦山5處
建成高標準農田2.64萬畝,新增耕地1467畝
(五)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第二水廠實現試運行
天然氣江南聯絡線南陵分輸站正式啟用
弋牧公路柯店至牧家亭段改造工程全線通車
更新新能源公交車25輛,投放共享單車2000輛,建成3個城區臨時停車場
完成農村道路暢通工程13.29公里、縣鄉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88.6公里
完成堤防加固61.74公里、泵站改造7座、水庫除險加固10座
整治違法建設1.21萬平方米、違法用地53宗
完成老舊小區改造5個、農村危房改造550戶
處置城鄉生活垃圾9.9萬噸,無害化處理達100%
完成農村改廁1.2萬座
(六)內生動力逐步增強
公布“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1.5萬條
精簡申請材料3789項,精簡率58.6%
市場主體普查建檔3.65萬戶,建檔率99.51%
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
(七)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全年民生支出34.49億元,高質量實施33項民生工程
新增城鎮就業9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44%
新增創業企業1760戶、個體工商戶3673戶、創業貸款1.55億元
兌現創業富民專項資金832萬元
城鎮職工五項保險參保15.87萬人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9.2萬人
新農合參保50.32萬人
發放保障性住房補助資金310萬元
(八)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始終保持政治定力
積極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細落實
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
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261件
依法辦理行政復議案件
扎實推進經濟責任和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全覆蓋
建立債務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
嚴格落實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