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調結構增質效,產業動能更為強勁】
工業經濟提質增量。“一區三園”正式掛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創建穩步推進,省級高端裝備戰新基地快速發展。
特色農業提效增速。霍山黃芽入選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霍山石斛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現代服務業提檔增色。大別山主峰旅游區5A創建規劃編制完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省級初驗名列第二。
【拓功能、提品質,美麗家園更具魅力】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修編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規劃,實施佛子嶺水庫群生態保護項目和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項目,"河長、林長"守護生態成效初顯。
城鄉品位穩步提升。城區住宅小區管理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深入開展,智慧城管全面運營,城市管理更加科學精細。美麗鄉村競相綻放,人居環境不斷提升,22個中心村建設提檔升級。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土地嶺隧道順利通車,新客運中心投入使用。
【抓改革、破難題,發展要素更添活力】
改革試點蹄疾步穩。政府機構改革穩步實施,國稅地稅征管和新一輪縣鄉財政體制改革順利完成。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建成縣域醫共體2個。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三變”改革試點不斷擴大。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永恒博頓生物質、銀箭新材料、方興羽絨制品等一批項目簽約落地。
金融生態穩定向好。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有效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大力支持開展"江淮風暴"執行攻堅戰。
【補短板、促共享,人民生活更加幸?!?/p>
脫貧攻堅再戰再捷。實現8915人脫貧、43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1.83%。
社會事業有聲有色。務實推進33項民生工程,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1.05億元。
平安法治穩扎穩打。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繼續位居省市前列。
【轉作風、提效能,政府建設更見成效】
依法行政全面加強。
服務效能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