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宣城市涇縣2018民生報告
(數據來源于涇縣政府工作報告)
【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億元,增長8%
完成財政收入21.63億元,增長7%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4億元,增長8.2%
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9597元、14205元
2018“新名片”
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全國優良健康促進縣
國家傳統知識知識產權保護試點縣
【一年來工作亮點】
(一)聚共識 促改革
縣級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平均承諾時限壓縮率達30%
不動產交易辦稅登記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
全面推行“一扇門”改革,梳理公布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項1049項
減免企業各類稅費2.46億元,解決企業實際難題113個
新增私營企業660戶、個體工商戶2773戶
組建4個專業招商分局、12個招商小組,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1個
涇縣人民期盼60多年總投資約27億元的牛嶺水庫工程正式開工
(二)調結構 強產業
工業經濟穩中有進
始終堅持把電機泵閥、宣紙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兩大主導產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60%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7.9%。
旅游商貿穩步提升
全年接待游客48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6億元,分別增長22%、21%。新增限上商貿流通企業12家、進出口實績企業5家。新培育電子商務經營主體200個,電商網絡銷售額達6.75億元。
農業產業加快發展
在全省創新實施“三鄉工程”,實現市民下鄉83名、能人回鄉68名、企業興鄉57家,吸引65億元社會資本投入農村。
(三)優環境 重建管
城鄉功能不斷完善
投入10億元,加快推進EPC、PPP項目和市政重點工程。江心洲公園、幕橋主題公園、幕溪花廊西岸完成建設,新增2處城市“游園”、7個停車場。
基礎設施逐步健全
蕪黃高速涇縣段、寧涇公路涇縣段、榔茂路一期正式開工。章渡大橋及連接線春節前全線貫通。美麗公路靠山至章渡4公里試驗段主體完工。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實施生態復綠21.3萬平方米。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實施人工造林4608畝。完成22座礦山生態環境治理??諝赓|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0%。
(四)惠民生 增福祉
脫貧攻堅有力有效
投入專項扶貧資金5640萬元,實施到村產業扶貧項目83個,高質量完成110戶315人脫貧任務,貧困村和貧困戶年均增收10%以上。
民生保障不斷提升
全年民生支出25.54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7.1%。新增城鎮就業5336人,就業技能培訓5532人,發放創業小額擔保貸款2130萬元。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涇川幼兒園完成搬遷。城關五小擴建項目投入使用。市工業學校獲評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志愿服務示范學校。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2個。“萬步有約”大賽績效排名居全國第一。大國工匠毛勝利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編撰出版《宣紙志》。
社會治理成效明顯
成功打掉惡勢力團伙6個。查處非法采砂團伙3個?;?ldquo;老大難”案件1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