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要經濟指標】
預計——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4億元,增長5%
財政收入(不含海關):15.32億元,增長7.9%
固定資產投資:151.6億元,增長8.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億元,增長7%
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8.5%,高于同期GDP增速。
【一年來工作亮點】
1、經濟發展積蓄新動能
主動融入全省“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建設,引進中國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北京礦冶科技等3個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中匯規劃院士工作站獲評省級優秀,銅圖文創獲省級眾創空間備案,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5家,市“專精特新”企業5家,創歷史新高。
2、產城融合迸發新活力
全年實施大明銅匠等重點項目24個,海亮二期達產,科創園一期建成,完成投資33億元;全年引進重點項目32個,實現招商引資47億元。北斗服務業組團集聚380余家企業,14家金融機構入駐銅都金融中心,區人力資源產業園基本建成,銅藝街區一期運營,城市新地標加速崛起。
3、“三大攻堅戰”實現新開局
集中整治餐飲油煙污染,禁燃、禁燒成效鞏固,空氣優良天數占比83%,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17.4%、16.9%。深入樅陽鎮實施產業、就業、智力、健康、“包戶”和社會扶貧6大舉措,投入幫扶資金485萬元,援建項目10個,助力1392人脫貧、3個村如期出列。
4、城市面貌展現新形象
西湖新區加速建設,師范附小新校區、市十五中西湖校區和鄰里中心集中開工,西湖濕地公園升格4A級景區。實施義安新村、人民東村等6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4951戶。完成首批多層住宅樓棟電梯安裝試點5個、城市公廁標準化改造20個。
5、民生福祉取得新進步
高標準實施25項民生工程,財政民生類支出占比85%。新增城鎮就業7616人,登記失業率3.5%以內。加速安置房建設,五松五組、新光路項目基本完工;18個安置房項目具備不動產權證辦理條件,完成率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