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區2018民生報告
(數據來源于淮上區政府工作報告)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億元,增長6%
財政收入15億元,增長5.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億元,增長12%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
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0500元、13000元,增長9.2%、9.8%
【一年來工作亮點】
(一)產業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
創新要素加快集聚
(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2%;研發經費投入達4.9億元,居全市第一。)
實體經濟平穩運行
(年內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專精特新企業7家,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0億元,躋身省“制造業發展綜合10強區”行列。)
商貿物流提速發展
(中通快遞分撥中心建成投運,全年快遞業務量3280萬件,營業收入2.4億元;智慧物流小鎮完成省級評審。)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
(新引進20億元以上項目6個,億元以上項目30個,協議引資285億元。)
現代農業提質升級
(全年新增設施蔬菜4200畝、瓜蔞2000畝、品牌糧食訂單5萬畝;延伸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游客突破百萬人次。)
(二)城鄉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實施大建設項目28個,完成投資43億元;新開工安置房2004套,竣工交付2151套,回遷安置3568戶。)
城市管理日趨精細
(全年維修道路3.8萬平方米,疏通管網9.5公里,綠化養護22萬平米;新增綠地45萬平方米,改造綠地33萬平方米,新建街頭游園3個。)
鄉村振興穩步推進
(實施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53公里,改建危橋3座;新建高標準農田5500畝,受益人口近萬人。)
(三)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大
(整治“小散亂污”企業38家、改造燃煤鍋爐28家、治理涉VOCS單位3家;依法查處環境違法企業47家,罰款700余萬元,行政拘留5人。)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完成101省道、寧洛高速、北淝河沿線成片造林2900畝;全年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1、7.4個百分點。)
長效治理機制逐步建立
(配備162名網格員,推動環保工作有效落實;引入“環保管家”,對園區企業全面“體檢”。)
(四)民生保障水平邁上新臺階
民生工程扎實推進
(6大類23項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累計投入資金2.36億元;新增城鎮就業718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32%。)
社會事業均衡普惠
(完成投資4億元,教育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承辦省運會6項賽事;蚌醫二附院新院即將建成。)
城鄉文明更加彰顯
(推選“安徽好人”2人、“蚌埠好人”13名。)
社會治理持續深化
(完成視頻資源整合7000路,安裝車輛防盜芯片4.2萬輛;有力打擊淮河非法采砂,偵辦犯罪團伙4個,抓捕犯罪嫌疑人51名。)
(五)政府行政效能得到新提升
依法行政進一步推進
(辦理市長熱線、區長信箱和網絡留言3000余件,回訪群眾滿意率達97%。)
政務服務進一步優化
(“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7013項,占全部服務事項98 %,網上辦理事項6732項,占94%。)
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開展“酒桌辦公”專項檢查2次,“小金庫”清理3次,查處違反八項規定案件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