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濟指標】
預計——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億元,增長3.6%
財政收入(不含海關):10.09億元,增長6.2%
固定資產投資:77億元,增長2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72元,增長8.6%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74元,增長9.5%
【一年來工作亮點】
1、矢志培優新動能,厚植發展新優勢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家。聚焦“三重一創”建設,空天高鐵、博瑞鑫等一批高科技項目成功落地。實施工業技改項目19個,鋼鐵水泥電力等主導產業產值增長15.3%,國星化工“工業與環境大腦”項目加快推進,開啟工業與環境聯動新模式。
2、譜出改革主旋律,邁向開放新時代
綜合改革激發動力。完成區委確定的40余項改革任務。全面啟動經開區管理體制改革,重塑體制機制活力。積極爭創省級社會工作服務示范單位,推進“一園三中心”建設,開展社工進社區工作試點。探索“共享農房”新模式。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股改試點村14個,“三變”改革試點村5個。順利完成樅陽老洲、陳瑤湖、周潭三鎮劃轉承接,各項移交工作有序推進;郊區更名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3、打好“三大攻堅戰”,開辟發展新境界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定有力。有效防控金融風險,開展互聯網金融、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加強P2P企業監管,打擊經濟詐騙、惡意逃廢債等違法行為,金誠集團催收催償到位資金逾5000萬元,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有效防控政府債務風險,全口徑摸清各類債務底數,研究制定政府隱性債務化解方案,債務化解量占年度目標155%。
4、城鄉建設提品質,塑造美麗新顏值
空間布局持續優化。編制農村道路路網規劃。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整改違法用地382畝,清理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3374畝。完成土地征收1471.5畝、房屋征收32.32萬平方米。功能形象整體提升。國道347項目普濟圩至樅陽段全線貫通,省道221大通段主體完工。建成安銅牧嶺省級美麗鄉村,打造大通和悅、永平特色村,新增中國傳統村落2個。
5、提升群眾獲得感,增進民生新福祉
社會保障全面加強。實施31項民生工程,建成“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14個、為民辦實事項目6個,民生財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5.5%。新增就業281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加快實施捕撈漁民的退捕轉產,承辦安徽省長江經濟帶退捕漁民就業幫扶專場招聘會,幫助400余人實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