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數據指標】
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財政收入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7%
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7%、9.6%
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4.2%,戰新產業產值增長47%,高新產業產值增長26.4%
工業投資增長25.6%,技改投資占比達23.5%
【一年來工作亮點】
堅持高強度推進,“基礎設施會戰年”成果豐碩
大交通格局加快構建,完成投資24.7億元。池州大橋北主塔順利封頂,北接線工程全面完工。德上高速樅陽段開工建設,全縣首條一級公路G347建成通車,S335白柳至麒麟段路面工程加快推進。1281公里的農村道路擴面延伸工程分步實施。建成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171.6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7座。水利短板不斷補長,完成投資9億元。引江濟淮工程樅陽樞紐開工建設,萬畝圩口排澇泵站更新改造、長河左岸五七圩段堤防加固工程有序推進。永登泵站擴建、連城湖出口左右岸堤防加固、羅昌河出口左右岸和后方圩堤防加固主體工程完工,五七圩泵站投入使用。縣域電網規劃滾動修編,完成農村電網投資1.4億元。
堅持高標準開局,“園區改革創新年”破難攻堅
著力抓好開發區體制機制、人事制度改革,推動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整合樅信實業公司資源,承接運作縣產業扶持引導基金,做強園區投融資平臺。推動30家企業與大院大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新招引高層次人才團隊2個,引進柔性人才80人。修編新樓園、橋港園、橫埠園控制性詳細規劃,啟動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開發區內生動力持續增強,規上工業總產值、戰新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3.4%、55.3%,鋁基新材料、綠色建材等產業提速壯大。年產30萬噸超薄及動力電池鋁箔一期等項目建成投產,萬華無醛生態秸稈板、家居智造產業園、海螺110萬噸水泥粉磨站等項目加快建設,中建材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園等項目開工建設,大中潤高端醫療裝備制造及精準醫療康養中心等項目正式簽約。
堅持高起點創建,“全域旅游突破年”提質提速
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完成編制,“五個一批”工程全力推進。游客接待量增長18%,達470萬人次,是創建前1.5倍。旅游綜合收入增長20%,達42億元,是創建前1.5倍。浮山和白蕩湖風景區管委會籌備組建,浮山景區經營權變更務實推進。樅陽方園正式開園,狂獅河漂流項目投入運營。開發精品旅游線路5條。申報3A旅游景區2個、省級特色旅游購物街區1個、四星級酒店1家,評選幸福農家示范戶11家、民宿客棧示范戶6家。新改建A級旅游廁所29座。積極籌備首屆油菜花旅游文化節,成功舉辦縣首屆農民豐收節、樅陽十大美景十大美食評選等系列活動。
堅持高水平保障,“民生改善攻堅年”可圈可點
39項民生工程投入19.4億元。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再獲全省通報表揚。脫貧攻堅“十大工程”精準實施,扶貧到位資金3.64億元,26210名貧困人口、33個貧困村達到戶脫貧、村出列條件。特色種養業扶貧“萬千工程”全省首推。創新就業扶貧“421”模式,全省人社扶貧工作推進和經驗交流會在我縣召開。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大,非貧困人口大病補充保險全面實施。農村低保標準是上年1.5倍。農村自來水并網改造提速推進,雨壇、湯溝水廠開工建設,縣城備用水源地項目如期竣工,9個鄉鎮水廠改擴建或管網并網同步實施,惠及33.4萬城鄉居民。"快8線"公交開通運營,全省首個城鄉公交一體化PPP項目落地實施。鳳儀汽渡正式通航,結束鳳儀洲不通汽車的歷史。改造農村危房1819戶。啟動農房保險試點,受益群眾23萬戶。
堅持高密度覆蓋,“社會治理強化年”有力有效
信訪突出問題"深督導、重化解、促落實"專項行動扎實開展,重點群體合理訴求有序化解。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提標建設,數字化防控體系工程全面竣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開展,群眾安全感指數進入全省前列。順利通過"七五"普法中期督查,法治宣傳教育和人民調解工作獲全省表彰。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縣啟動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