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迎江區2018民生報告
(數據來源于安慶市迎江區政府工作報告)
【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
財政收入增長1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8%
外貿進出口總額2.2億美元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
【一年來工作亮點】
(一)首位產業蓄勢發展
設立首位產業基金1億元和招商獎勵資金1000萬元,成立現代服務業產業商會
成功舉辦北京、廣州、上海三場大型首位產業投資說明會
紫峰大廈業態不斷豐富,累計入駐企業153家,營業收入超200億元
建成新經濟產業園、城區物流中心和綠地春宜街
全力支持電商大發展,48號電商文化園入駐企業近百家,銷售額達11.2億元
(二)工業經濟穩中有進
新引進上海逸杉精密機械等高端數控機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11家
新增陽光機械、清揚水處理等4家入規企業,規上企業累計達22家
PPP項目地塊馬窩、西湖片區征遷全面完成
恒潤化纖、中山亞弘、澳森無紡布等8個項目開工建設
成功處置2家僵尸企業,盤活低效用地216畝
(三)改革創新持續深化
設立2000萬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與武漢紡織大學共建迎江產業研究院
完成濱江城建公司第一批區屬資產劃轉,間接融資1.95億元
完成48號電商園文化建設項目、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財政預算資金支出績效評價
全年新增市場主體4151戶
全年實際利用市外資金66.2億元,實際利用境外資金2018萬美元
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6個,其中10億元大項目1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6個
(四)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清運處置8處長江沿線固體廢棄物,分類整治“散亂污”企業112家,取締散煤經營戶140戶
合興村主干河溝黑臭水體治理通過國家環保部、住建部驗收
投資400萬元新建污水提升泵站和污水處理設備
投資600萬元完成8個規模以上排污口在線監測工程
投入450萬元完成龍獅橋菜市場、任店新村、新宜小區等13處城區入河排污口過程整治排查城區水系入河排污口面積3.9平方公里,檢測排水管道84.9公里,排查問題394處,整改率100%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4%
煙花爆竹實現“零燃放”
(五)城市面貌顯著改觀
全面實施工人新村周邊、東部新城濱江片三期等12個棚改項目,累計征收房屋6320戶,面積156.8萬平方米,發放房票65億元
公租房分配1293套,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戶區安置11203套,惠及居民2.8萬人
投入5.2億元的人民路以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開發項目全面開工
投資1.3億元完成雙蓮寺、楊家山等周邊7個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工程量占全市總量的56%,惠及居民5.5萬人
拆除違章建筑1853處,面積5.1萬平方米,占城區總面積的41%
(六)鄉村振興扎實推進
培育家庭農場34家,實現農業旅游收入4100萬元
投資8554萬元的窯溝站工程、投資1576萬元的新洲1.4萬畝“最后一公里”農田水利項目開工建設
完成200座改廁任務
完成長營路、礦部路2條農村暢通工程道路建設
完成新增造林1000畝,森林撫育4000畝,創建省級森林長廊3公里、省級森林村莊5個
(七)社會事業長足進步
全面實施22項民生工程,全年投入財政民生支出5.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8.8%
新增城鎮實名制就業人數10256人,完成率213.7%
新增6家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
獲得“2018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稱號
完成30所中小學(含托幼機構)“明廚亮灶”工程建設
出臺支持殘疾人公益事業發展二十條扶持意見
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清查摸底工作
全區涌現省級以上道德典型7個
區老年大學被授予“2018年老年大學省級示范校”稱號
(八)社會環境和諧穩定
全年開展“百次”安全生產專項行動104次
31個社區全面建成微型消防站并開展聯勤聯訓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市”創建
掃黑除惡工作有序推進,破獲涉黑涉惡案件53起
群眾安全感位居全市第一
濱江街道成立全市首家物業糾紛法官工作室,審結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108件,調撤率89.1%。
永勝社區設立全市唯一的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工作室
(九)政府建設不斷加強
按期辦理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建議50件、政協委員提案108件,辦結率100%
受理“1584”熱線投訴咨詢72件,網友留言669件,辦復率100%
建立招商引資合同法制審核制度,審核各類政府重大合作項目協議28件
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初步建立,區鄉兩級政府、部門首長出庭2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