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實現持續較快發展】
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0億元,增長7%
財政收入39.6億元,增長18%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
新增就業崗位13508個,城鎮失業率控制在3%
PM10、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降低17.5%、27%
預計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8750元、12610元,分別增長8.5%、9%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調結構、促轉型,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
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6家,總數達288家
預計全年工業投資增長20%,技改投資增長12%
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家,總數達23家,預計增加值增長15%,高出規模工業7個百分點
榮獲“全省第一批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小麥)示范縣”
家庭農場達253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905家,產業化聯合體達24家
百善鎮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名單,
外貿進出口實績企業達42家,實現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增長12%,總量占全市一半
清理批而未供土地4046畝、閑置低效用地1258畝,驗收歸還“倒掛”指標3547畝,盤活項目用地468畝,供地3883畝
創新“地票”交易281畝,總額達4099.9萬元
(二)優生態、提品質,城鄉面貌再展新形象。
岱河西路等河西區7條道路及堿河路、閘河路(工程處段)竣工驗收
完成百善等5個鎮總體規劃修編,雙堆新城規劃方案、南部次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8個市政專項規劃編制完成
投入資金1.8億元,對全縣213個行政村2327個自然莊和縣域道路兩側進行集中整治
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176家
新增造林面積4.1萬畝,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個、森林村莊10個
(三)重改革、促開放,發展活力再現新提升。
開發區內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94家,榮獲“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稱號
全年簽約項目72個,涉及投資額240.1億元
新開工億元及以上項目13個,引進省外資金160億元,利用外資2.6億美元
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17家,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達6家
全年申請專利1821件、授權專利397件
(四)保民生、促和諧,民生福祉再獲新改善。
順利完成3255人脫貧、3個貧困村出列任務
謀劃脫貧項目3719個,涉及資金12.49億元
建成就業扶貧驛站(扶貧車間)7個,實現創業帶動就業20萬人
全年民生支出達49.3億元,占一般預算總支出的86.7%
籌資3.8億元實施鄉村醫養結合PPP項目,推進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
完成農村道路暢通工程122.2公里,交通專項扶貧項目103.55公里,公路大中修工程24.88公里,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24.68公里,榮獲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
打掉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2個、犯罪團伙37個,破獲刑事案件72起,抓獲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165人
(五)提效能、強作風,自身建設再有新作為。
窗口單位“最多跑一次”事項達1100項
榮獲“2018年人民網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先進單位”
全年審計政府性投資建設項目736個,審減資金1.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