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預計全年生產總值970億元、增長4%
財政收入128.9億元、增長19.8%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與上年持平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4億元、增長11%
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1944元、12598元,增長8%、8.5%。
【一年來主要下工作】
(一)精準服務實體經濟,轉型發展基礎更加穩固
出臺降成本“新20條”,在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費負擔等方面打好組合拳
全年落實結構性減稅20億元、社保降費1.3億元,發放穩崗補貼1.2億元,安排產業扶持資金1億元,節約企業用電用氣成本2億元。
走訪困難企業和中小企業,對接要素項目4539個,辦結企業反映問題1340個
全市實現直接融資307.6億元,累計為企業提供續貸過橋資金24億元,發放“稅融通”貸款6.6億元,新增新型政銀擔合作貸款21億元,利用商標質押等融資42億元,44家企業掛牌省區域四板
出臺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33條”,全年新登記私營企業7002戶、個體工商戶17726戶,分別增長49.7%、9.2%。
全年組織實施重點項目616個,完成投資459億元
全年處置“僵尸企業”60家,盤活土地4389畝
(二)著力推動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更加強勁
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6家,總數達到69家
設立總規模25億元的產業扶持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設立陶鋁新材料等4個子基金
烈山新型元器件獲批省重大新興產業工程
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53個,技改投資增長10%
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家、安徽名牌產品7個、安徽工業精品7個
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0%、21%
預計服務業占生產總值比重達38.1%,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要素集聚效應更加顯現
市級權力事項減少240項
在全省率先推行移動端全程電子化登記,實現“不見面”審批
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同比精簡60.3%
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
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招標率達到80%
4家緊密型城市醫聯體掛牌運行,公立醫院編制周轉池制度全面推開
“房產超市”和“4321”融資擔保金融服務入選全國經驗案例
預計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7.1億美元,同比增長16.8%
全市獲批省級開發區4個、省級高新區1個
全年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22個,新開工規模項目176個
(四)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小康步伐更加堅實
落實產業扶貧到戶項目1.7萬個,開發公共服務崗位2500個,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實現全覆蓋
3個貧困村出列、3256人實現脫貧。
秸稈禁燒實現零火點,城區煙花爆竹禁燃成效明顯,全年PM2.5平均濃度為5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縣區126座粘土磚瓦窯廠全部關閉
入選全國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城市
(五)強力推進城鄉統籌,城市建設發展更加均衡
新增海綿城市10平方公里,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4.4公里,完成房屋征收263萬平方米
濱河一期、熱電廠小區等8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
新建城市綠道38公里、公交候車亭16座、公廁6座,改造菜市場7家,新開通114路公交車
整治違法建筑14萬平方米、違法用地1181畝
完成棚戶區改造35918套
在全省率先實現“數字城管”市域一體化
榮獲2018中國城市治理智慧化優秀獎。
完成5個鎮政府駐地建成區和28個中心村整治任務
完成農村公路暢通工程142公里、貧困村擴面延伸工程27.9公里
濉溪縣實現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獲評全省“四好農村路”建設示范縣
全市9個鎮級農村運輸綜合服務站、22個農網改造升級項目、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程和504戶農村危房改造、450戶因災倒損房屋重修工程全面完成
完成林業增綠增效工程4.6萬畝,三區榮獲省級森林城市稱號
(六)傾力辦好民生實事,共建共享成果更加顯著
財政用于民生領域支出達130.8億元,民生工程繼續保持全省領先
城鎮新增就業5.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7%以內,新增技能人才2.8萬人
新建、改擴建幼兒園8所,維修改造老城區學校6所,新招聘教師545人
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
成功創建省級食品藥品安全城市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顯著,破獲20年前命案積案5起
“中國好人”總數達149位,人口占比穩居全國第一
(七)持續提升履職能力,忠誠干凈擔當更加有為
認真完成省委巡視反饋涉及政府系統12個問題整改任務
新修訂市政府工作規則,完成新一屆市政府法律顧問聘任
《淮北市養犬管理辦法》《淮北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辦法》正式實施
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29件,政協委員提案184件
全市統一的“12345”政府服務熱線平臺正式運行,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1.3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