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電視劇《六姊妹》是歷史上首部以淮南為背景創作并在淮南實地取景拍攝的電視劇。從2月3日開始,《六姊妹》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后,收視率一直居高未下。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六姊妹》劇組曾赴南京、皖南等地考察取景,但最終還是落在了淮南拍攝。劇組為何會把拍攝地選在淮南呢?今天,記者便帶您來揭秘這個過程。
淮南民國小鎮里這處建筑為拍攝《六姊妹》而建。
劇組曾赴外地考察取景
在《六姊妹》熱播后,很多觀眾都知道該劇是根據淮南籍作家伊北同名小說改編,而編劇就是由伊北自己擔任。
大皖新聞記者最初以為正是伊北擔任編劇,是他建議把拍攝地選在淮南的。“我沒有建議,我頂多算是一把鑰匙。”伊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拍攝地的選擇是制片團隊的工作,但是制片公司和淮南方面聯取得聯系,是他從中介紹的。
《六姊妹》取景地淮南九龍崗民國小鎮。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六姊妹》落在淮南拍攝,2023年6月初,在伊北的牽線搭橋下,淮南相關部門主動對接《六姊妹》制作方,對照劇組拍攝場景需求清單,在全市開展地毯式摸排,及時反饋給劇組。當年7月底8月初,劇組也曾去過南京、皖南等地考察取景,但都不是很滿意。
獨特的城市風貌吸引劇組
2月7日,大皖新聞記者在淮南九龍崗民國小鎮探訪時,看到有一棟樓房,也就是劇中觀眾看到何家人后來居住的那棟樓房。記者圍著樓房繞了一圈,發現這棟樓房風格與周圍的房屋風格不同。“這是劇組當時為了劇情拍攝搭建的,這里原先是塊閑置的空地。”一位附近居民說。
為拍攝《六姊妹》搭建的建筑。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六姊妹》需要的場景是上世紀60年代及之后的主場景。劇組最先在淮南及周邊城市選景時,都不是很滿意。直到在九龍崗民國小鎮選景時,看到民國小鎮建筑群非常滿意,而建筑群中間的空場地,正好可以搭建所需的主場景,這樣可以省去過多轉場而造成的時間與精力上浪費。
九龍崗民國小鎮是現代淮南城市的源頭之一。九龍崗民國建筑群,含淮南礦業所辦公樓、“天地玄黃宇宙”建筑群兩個省級保文物保護單位。為20世紀20年代末,國民政府為開采九龍崗礦而初建。1938年日軍侵占淮南時,成為日本侵略者掠奪淮南煤炭資源的歷史見證。
這處歷史建筑被用于《六姊妹》拍攝場地。
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淮南礦路公司、淮南煤礦局、淮南礦務局,中共淮南礦委、中共淮南市委駐地就在九龍崗。那一幢幢民國建筑,就是那段歷史時期的一個個城市記憶符號,記錄著城市的變遷,見證著流逝的歲月。
民國老建筑構成的街區是民國小鎮九龍崗的基本布局,徜徉其中,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淮南憑借濃郁的文化底蘊、獨特的城市風貌和風土人情,最終讓劇組的選景組決定在淮南拍攝。
熱播推動淮南文旅前進
《六姊妹》在淮南拍攝期間,面對九龍崗民國建筑群等文保單位拍攝難題,淮南相關部門向省文物局求助,審慎制定兼顧文物保護與拍攝的方案;與淮河能源集團溝通,搭建起約3000平米的上世紀90年代居民樓主景地。
據統計,全劇126天拍攝期,124天在淮南,90%以上的拍攝場景在淮南,共選用田家庵區港口二路、九龍崗民國建筑群、淮上碼頭、北頭菜市街、安徽造紙廠、淮南師范學院、焦崗湖影視城等300余處場景。
這處老建筑也被《六姊妹》劇組拍攝選中。
《六姊妹》拍攝高峰時,有多達600多名演職人員在淮南,淮南相關部門始終與劇組保持著密切良好的溝通聯系,建立了“有問題隨時報”的高效聯絡機制,全方位做好拍攝景地協調、演職人員的住宿安排、現場安保秩序維護、交通醫療保障等各項工作,及時解決劇組在淮南遇到的各類問題,確保了拍攝過程安全、有序、順利推進,實現零負面輿情。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六姊妹》拍攝期間,主演梅婷、陸毅、高露、穎兒等人還自發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發布推介淮南牛肉湯、壽縣古城、天目湖等美食美景視頻,累計閱讀量超100萬。
淮南田家庵老北頭街區也是《六姊妹》的取景地。
隨著《六姊妹》的熱播后,截至目前,全網相關熱搜300多條,抖音主話題閱讀量破10億,也獲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多個中央主流媒體報道點贊。大皖新聞推出的重點融媒報道:《電視劇六姊妹讓億萬觀眾認識安徽淮南》,閱讀量超2100萬,登上微博熱搜第10位,給淮南文旅做了很好的推介。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