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春節前幾天,“00后”小伙馬小博剛從埃及達哈卜小鎮回國,在亳州老家與家人們過了一個團圓年。
2024年3月,他騎自行車從西安出發,經新疆紅其拉甫口岸出國,先后經多個國家,最后坐船跨越紅海到達非洲,并在非洲海邊城市達哈卜旅居一個月。“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馬小博說,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他計劃于2月底再次出發,從拉薩全程搭車去埃及,“這次,我要騎自行車環游非洲。”
高中起接觸騎行
2021年起,馬小博開始接觸騎行。“我是在海南上的高中,那時候,經常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看到很多人徒步去拉薩。”考慮到自己不一定能完成徒步旅行,馬小博就決定騎行去拉薩。
從海南騎行到拉薩,4100公里、耗時48天。之后,馬小博又從西安騎行到喀什,環海南島騎行等等。“騎行特別自由,無憂無慮。”馬小博說,在騎行的路上,他大約每三四天住一次酒店進行休整,如果是在野外,就搭帳篷休息。“我的背包里有鍋,還有一些簡單的食物,做些簡單的飯沒問題。”馬小博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他每天只騎四五十公里,以看風景、拍照、拍視頻為主,不會特別累。
騎著自行車去非洲
2022年9月,馬小博前往武漢讀大學。“讀書期間,我也時常懷念騎行的那些日子。”因此,馬小博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騎自行車去非洲。“我就是想趁著年輕的時候,能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體驗。”
2023年3月11日,馬小博帶著平時兼職的積蓄,以及父母的“贊助”,從亳州出發,一路騎行到烏魯木齊,從這里進入哈薩克斯坦。“我的英語不太好,當地的消費又比較高,所以在哈薩克斯坦只停留了15天左右。”隨后,馬小博又帶著自行車一起搭車穿越哈薩克斯坦的無人區,來到了烏茲別克斯坦,經阿塞拜疆、阿聯酋,最終到達非洲的埃及。
“我在埃及停留了20天左右,從開羅搭乘飛機到了尼泊爾,然后回到了拉薩。”馬小博記得,當他回國時已是7月份,這次騎行歷經4個多月,是他第一次前往這么多國家,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特別興奮和滿足。
再次向非洲進發
騎行去非洲的經歷,讓馬小博意猶未盡。2024年春節后,他再次踏上了前往非洲的騎行之路。
“過完‘龍抬頭’我就走了,這次也是從亳州出發。”馬小博告訴記者,他從亳州一路騎行至西安、寧夏、內蒙古、甘肅、新疆,再從紅其拉甫口岸走出國門,后輾轉到了哈薩克斯坦。“和上次不同,到了哈薩克斯坦之后,我改走中東路線前往非洲。”
馬小博騎行至巴基斯坦。
就這樣,馬小博騎著自行車“走”過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約旦,然后坐船跨越紅海到達非洲的西奈半島,在一個名為達哈卜的海邊城市待了一個月。“這里考潛水證非常方面,有許多著名的潛水點,也有許多中國人在這里旅居、游玩。”馬小博說,在達哈卜的一個月時間里,他幾乎每天都在游泳、健身,十分愜意。
馬小博在埃及浮潛。
這次騎行到非洲,馬小博足足離家10個月左右,直到今年春節前幾天才回到家。“在路上,我每天都會和父母報平安,也把自己的這些經歷拍成了視頻,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沿途欣賞不同的風景
每次騎行的路上,馬小博都會遇到許多“騎友”。“雖然出發之前會做好攻略,但是到了當地之后,免不了遇到許多實際困難。”馬小博說,這些“騎友”或是為自己指路,或是在某一段旅程中與自己為伴,即使后來因為各種原因告別,也都讓自己的旅程更具人情味。
除了這些溫暖的記憶,馬小博還經歷了受傷,甚至是戰爭。
“2023年騎行到烏魯木齊的時候,我遇到了意外,左手臂受傷了,打了石膏。”馬小博說,父母在得知他受傷后,曾勸他結束行程回家,但是他還是堅持用一只手扶著車把騎了下去,“當時離國境線只有700公里了,我不想放棄。”
2024年再次騎行去非洲時,馬小博經過了敘利亞,“晚上我正在搭帳篷準備睡覺時,突然聽到了槍聲。”馬小博說,傳出槍聲的地方離自己只有兩個路口,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感受到戰爭。
馬小博在敘利亞。
不過,對于馬小博而言,路途中更多的還是遇到不同風景時的激動與震撼。“第一次看到布達拉宮的時候,我激動地哭了;第一次在埃及看到金字塔,我忍不住感嘆終于見到了課本里的金字塔。”
馬小博在金字塔前。
用視頻記錄旅行
春節前從埃及回國時,馬小博將自行車留在了開羅,不久之后,他將再次啟程,前往開羅。“大概2月底吧,我準備從拉薩一路選擇搭車的方式去埃及。”馬小博說,拿到自行車后,他將騎自行車環游非洲,感受這片神奇的大陸。”
幾年來,馬小博一直用圖片和視頻記錄著自己的騎行經歷,并發布在短視頻平臺上。“雖然收益不多,但是每天也能有幾十元錢。”馬小博說,相較于朝九晚五地上班,他更喜歡將自己對于騎行和旅游的愛好,當做一份事業來做。
對于馬小博的選擇,他的父母也十分支持,“我很感謝他們這么開明,能夠理解我。”馬小博告訴記者,按部就班地工作,會讓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期待。他更想為自己而活,在騎行的日子里,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這是他走下去最大的動力。“如果我的短視頻沒有做起來,我想我也會去考導游證,以后做一名導游,能將我的愛好繼續下去。”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何錢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