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因患有先天性眼疾,郁曉楠雙眼僅剩一絲光感,幾近失明。作為2023年安徽省唯一的盲人考生,郁曉楠曾摸索著做完一共90多頁紙的盲文試卷,完成了“一個人的高考”。盡管成績未達到安徽文史藝術B類本科線,但對于一個盲人考生來說非常不易。5月22日,大皖新聞記者對話到郁曉楠,這位堅強的女孩笑著說,去年高考結束后她去北京做了兩次眼部手術,并在老師的鼓勵下決定參加今年的高考。
談“一個人的高考“:有驚喜有遺憾
作為2023年安徽省唯一的盲人考生,郁曉楠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了311分的成績,盡管不能達到安徽文史藝術B類本科線,但這個成績已超出了她的預期。5月22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郁曉楠的家里,她靜靜地坐在桌子前,回憶起去年的高考,她說有驚喜也有遺憾。郁曉楠對記者說,盲文考試時長增加50%,試卷共有90多張紙,這是她一個人的高考,分數出來后,成績不太好,但沒想過會離本科線這么近。
鋼琴成為陪伴郁曉楠生活的重要部分
郁曉楠在兩個月大左右時,去北京診斷出有眼部疾病,得知此消息,當時一家人都很難過。郁曉楠的媽媽孫女士告訴記者,郁曉楠患先天性眼疾,雙眼僅剩一絲光感,對郁曉楠來說,在平時的學習中,她只能通過“摸”這個動作來完成學習。由于盲文試卷頁數較多,郁曉楠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克服很多困難。
通過參加高考讓郁曉楠意識到學習上的難點,像英語、數學等科目,對她來說還是比較難的,而且有一些知識在平時的學習中并未接觸到。
談眼部手術:高考后去北京做了兩次手術
在此前的采訪中,郁曉楠曾向大皖新聞記者描述了她的視力狀況,能微微感覺到光亮但還是暗,對事物的顏色或輪廓等是完全看不清的。不僅如此,曾有一段時間,郁曉楠的眼睛經常會疼得厲害,有時要到晚上11點之后,身體十分倦怠之后才能睡去。因為擔心女兒病情惡化,郁曉楠的家人曾為她四處求醫,在去年郁曉楠參加高考前一段時間,家人還帶著她去北京做了眼部手術。
”在去年高考結束后,又去北京做了兩次手術。”郁曉楠對記者說,她從小就患有先天性眼疾,高中時開始變得更嚴重,幾近失明。郁曉楠繼續說,眼睛的問題已經影響到她正常的睡眠和大腦的思考,去年7月份和8月份,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北京做了兩次手術。
雖然手術可以緩解疼痛,卻并不能恢復視力。郁曉楠說,她喜歡去外面玩,在家人的陪伴下她去過一些景點,平時會在小區內及周邊轉轉,雖然每次只能慢慢走,但呼吸新鮮空氣的感覺真好。
談備考:受到老師的鼓勵,幾名大學生上門“授課”
為何決定繼續參加高考?在大皖新聞記者提出這個問題時,郁曉楠沉默了一會,之后她慢慢說道,早在讀高二時,她就擬定了參加高考的計劃。郁曉楠告訴記者,在去年高考前,她還遭遇了車禍,受了傷,但她并沒有放棄,不會讓一起小小的車禍攔住。“決心再次參加高考是因為一位老師的鼓勵。”郁曉楠說,鼓勵她的是一位聲樂老師,這位老師的話語讓她備受鼓舞,讓她保持樂觀的心態繼續前行。
厚厚的盲文復習資料
提及備考,郁曉楠說雖然有老師邀請她去學校學習,但她決定在家復習,因為學習都是用的盲文,普通孩子幾段或幾行就能答完的一道題,她可能要用盲文寫滿一整張或幾張紙。“聽也是我學習的主要方式。”郁曉楠說,有三名大學生平時會到她家里來,負責英語、數學及語文等多門課程。“一節課持續兩個小時,每周都有課。”郁曉楠說,這幾位大學生是她平時的“授課”老師,遇到不會的問題,她都會及時和他們溝通交流。
在郁曉楠家,媽媽搬來多本厚厚的盲文復習資料。郁曉楠說,為了更好地復習功課,她在家人的幫助下通過微信聯系到一工作室,把一些電子版的復習材料發給對方,然后對方可以打印出紙質版的盲文復習材料,通過這種方式,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節省了不少事。
談未來:依然想成為一名特教老師,用行動追逐夢想
因為有著靈敏的聽力和超強的記憶力,郁曉楠雖然看不見琴譜,但記下老師和媽媽念出來或手機播放出來的每一段琴譜,反復彈奏練習,從7歲開始到現在,一直在堅持。5月22日,郁曉楠在家中用鋼琴彈奏了一曲,鋼琴已陪伴了她多年,被她看成是傾訴的“伙伴”,彈鋼琴也成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郁曉楠說,已在此前參加了藝考,鋼琴為主,成績非常不錯。
郁曉楠在彈鋼琴
“感謝一路上幫助我的人。”郁曉楠說,她的手術費、生活費等等都是她的姐姐幫解決的,除了她的家人,也有其他一些幫助她的人。“有一些和我情況類似的人,他們有不同的選擇。”在采訪中,郁曉楠說,可能考慮得實際一點,其中一種選擇就是盲人按摩,她在之前就接觸過中醫推拿,而且也嘗試去做過盲人按摩,“我并不抵觸盲人按摩,但那不是我的唯一選擇”。
19歲的郁曉楠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可能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但她依然微笑面對。對于未來,郁曉楠的眼睛里也滿是憧憬:“我的夢想是以后能成為一名特教老師,像我的老師一樣,帶給更多的盲人孩子夢想和希望。”
大皖新聞記者 魏鑫鑫 殷子昂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