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是黃蔚5歲時學的第一首古詩。要像臘梅一樣堅強,也是她人生的一個信念。黃蔚今年23歲,望江縣鴉灘鎮人,2歲確診患有腦癱,全身僅左腿和右手可以活動。她從沒有上過一天學,自小在外公教導下識字,看電視學拼音,還用繩子把筆綁在手上練寫字。起初她寫2個字要花10分鐘,如今已寫了70多篇文章。為了掙錢給家里減輕負擔,她先后開了網店和花店。黃蔚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難關,但抱怨改變不了生活。
黃蔚每天握舉啞鈴鍛煉,防止肌肉萎縮。
【她有一個很小的夢】
穿著裙子高跟鞋,去馬路上走一走
因為疾病原因,黃蔚說話時,脖子側歪,語速很慢,吐字也不是很清晰。但是她說話很認真,一個字一個字向記者講述這些年她的經歷和心聲。
“我有一個很小很美的夢,就是有一天我可以自己去馬路上走一走,穿著漂亮的裙子和高跟鞋……”這是黃蔚寫下的一句話,也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
黃蔚2歲時被查出患有腦癱。“當時覺得女兒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不會爬也不會抬頭。”黃蔚的母親何舒環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她起初以為女兒得了小兒麻痹癥,后來輾轉合肥、北京、上海等地大醫院治療,最終確診為腦癱。
黃蔚的右腿和左手僵硬,腰部也很難挺直,平時出行需要坐輪椅。她告訴記者,自己曾經一個星期內做了三次手術,每次手術做六個小時,身上有數不清的針眼,但是只要對病情有好處,多大的疼痛她都能堅持住。
醫生建議黃蔚要長期進行康復訓練,這樣才有可能直立行走。由于在專業機構做康復訓練花錢多,為了省錢,她選擇在家堅持做康復訓練。
每天早上大約六點,黃蔚就起床了,在夏天,起得會更早。綁上康復支架,兩只手緊緊地抓住欄桿,每天上午她都要進行數小時的站立訓練,訓練結束后衣服被汗水浸濕。“每次站立訓練時就像有千只螞蟻在腿上咬一樣,但是沒辦法,不鍛煉腿部肌肉就會萎縮。”黃蔚說,除了站立訓練,她還要手握啞鈴進行手部鍛煉,訓練手的靈活度,目的也是為了防止肌肉萎縮。
康復訓練之后,黃蔚最喜歡讀書。
【她希望有天能出書】
筆綁手上練寫字,終得70余篇文章
黃蔚說,小時候她渴望上學,但因為疾病,這個心愿無法實現。雖然心里難受,但她告訴自己,以后要更加努力,要和同齡孩子一樣識字學習。
一本新華字典,一臺小電視機,一本語文書,年幼的黃蔚在外公教導下開始識字,通過看電視學習發音。剛開始練習寫字時,黃蔚的手拿不住筆,于是她用繩子將筆綁在手上進行練習,起初寫2個字需要10分鐘的時間。
從2015年到現在,黃蔚寫了70余篇文章,包括散文、日記、詩歌等。她在手機上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寫下來。黃蔚說,她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可以將自己的文章出一本書。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看到,黃蔚的房間里有一張書桌,上面擺放著各種文學書籍。每天除了康復訓練,她總會一個人坐在輪椅上看書,比如《撒哈拉的故事》《夢里花落知多少》等。黃蔚說,她最喜歡三毛的書,“因為三毛的文章給人一種自由的感覺。”
黃蔚和母親笑對生活。
【她不想當沒用的人】
開了網店開花店,減輕父母親負擔
20多年來,為了給女兒治病,黃蔚父母幾乎花光了家里的積蓄。父親下崗后在當地一家駕校當教練,是家里主要經濟來源。
2013年,黃蔚擁有自己第一個低配的智能手機。她通過手機瀏覽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愛美是每個女孩子的天性,黃蔚萌發了在網上開化妝品店的念頭。
白天她通過手機和別人聊天,了解銷售化妝品的相關流程,晚上看關于化妝品的書籍和銷售課程。第一筆訂單就有顧客買了400多元產品,當時黃蔚激動得一晚上沒有睡著覺。她覺得自己創造了價值,不是一個沒用的人。從那以后,黃蔚每天利用手機管理自己的網店。如果有顧客咨詢化妝品的信息,她就會用手指在手機上一次次點擊、輸入,跟顧客交流,商談價格。
“起初我用手機打字很慢,別人幾秒鐘就能完成一句話,我需要一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完成。”黃蔚說,起初也會遭遇不理解,不過現在通過不斷地練習,自己打字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6年,黃蔚發現鎮上沒有一家花店,于是她向父母提出在家里開花店的想法。從設計搭建店鋪,聯系顧客,黃蔚和母親一起在家里將小店經營起來。
“她有時候要忙到半夜十二點鐘,非常辛苦。”何舒環說,女兒白天在網上和顧客商談價格,晚上整理訂單。自從黃蔚開網店和花店后,她就沒有找父母要過生活費,還用自己掙到的錢給父親買了手表,給母親買了衣服等禮物。
每年冬天,花店里都會擺上臘梅,這是黃蔚最喜歡的花。她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難關,但是抱怨改變不了生活,自信才會讓生活更美好,“臘梅不畏嚴寒,傲然獨放,我也要像臘梅一樣堅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余康生 記者 鐘虹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