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紅包又成了熱門話題,單位發的年終紅包,長輩給的壓歲紅包,微信群里拼手速的紅包……但小區發的紅包,你領過嗎?
近年來,每有“小區發錢”“小區發紅包”的消息,保準刷屏。“別人家的小區”為啥能給業主發紅包?除了“羨慕嫉妒”,我們該怎么看這事?
一
“發錢”“發紅包”“發慰問金”……絕大多數小區發放的是公共收益。
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明確規定,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屬于業主共有。
小區公共收益屬于全體業主所有,這就意味著,小區電梯、道閘等廣告收入,共有部分停車位租金,一些配套會所、物業用房租金,游泳池經營收入,小區內擺攤經營收取的管理費等等,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都屬于全體業主所有。
有些地處黃金地段的小區,公共部位停車場非常搶手,配套會所租金高,每年的公共收益更是不菲。
這筆錢一年能有多少?可能比你想象的多。
合肥望江路附近的萬科金色名郡小區除了住宅區域,還有寫字樓和停車場。近年來,小區對公共停車場進行商業模式運營,再加上公共部位的廣告租金等,小區每年的公共收益都在200萬元以上。
合肥保利和盛公館小區共有3000多戶居民,公共收益主要包括電梯廣告費、游泳池租賃費、快遞柜租賃費、小區擺臺費等,近幾年每年收入約50萬-70萬元。
媒體近期報道,寧波紫郡花園通過店鋪出租、公共停車費、各類廣告、場地租用等收入,3年時間拿出公共收益200萬元進行分紅。
再如位于廣州黃埔的嶺南雅筑小區最近發布公告稱,將過去一年業委會賺取的超百萬元收益分給業主。
小區雖小,連著千家萬戶。盤活、用好有限的社區資源,類似的經營管理創新不僅有效增進了民生福祉,也為小區如何擴大社會化服務提供了有益探索。
二
小區除了是溫馨家園,管理運營得好,還能產生收益。近年來,不少小區的業主已經嘗到了“甜頭”。
2018年,合肥翠微苑小區歷經3年,通過訴訟拿回了屬于業主的商鋪,也拿到了49萬元房租收益。為了讓全體業主共享成功喜悅,時任業委會用部分收益為小區1600多戶業主每戶發了100元購物卡。
2023年底,蚌埠市金奧華府小區的業主以現金或微信收款的方式,領取每戶 240元的公共收益金。這是蚌埠市首例發放公共收益金。此后,蚌埠市高新區一品黃山苑小區業主委員會又為93戶業主,每戶發了200元購物卡。
2024年2月2日,南寧市翡翠園小區業委會將2023年小區收益進行分紅,每平方米可分得9元左右,平均每戶能得到上千元的新春“大紅包”。
公共收益屬于全體業主所有,怎么使用當然也是全體業主說了算。這些小區通過召開業主大會,決定公共收益的使用方式,讓全體業主共享小區良性發展的成果,皆大歡喜。
但也并非所有小區都有“家底”給大家發紅包。有的小區因日益老舊、基礎設施薄弱等原因,負擔重、“家底薄”,運行艱難,更談不上“發福利”。還有一些小區由于物業公司管理不善、業主大會召開難、業委會成立難等原因,公共收益成了一筆“糊涂賬”。
大部分小區沒給業主“發紅包”,這也是“小區發錢”依然能成為新聞,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
三
“公共收益來自全體業主,也應該用于全體業主?!卑不帐∥飿I管理協會業主事務工作委員會主任凌德慶認為,經業主大會表決通過,使用公共收益給業主發福利,讓全體業主直觀感受到小區健康發展帶來的成果和實惠,能夠激發廣大業主的物權意識和公共權利意識,激勵大家積極參與小區公共事務,有積極意義。
可以想見,將公共收益以紅包形式發放給全體業主,會讓業委會和業主之間,乃至整個社區、物業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小區更加美好。
但每個小區情況不一樣,隨著小區交付使用年限越來越長,勢必逐漸老舊,公用部位、公用設施設備的維修、改造,小區品質提升,都要花錢。近年來,不少小區除了“發紅包”,也在量入為出,把錢“花在刀刃上”。
2021年,合肥萬科金色名郡小區全體業主表決通過,“以公開招標方式實施小區加裝防高空拋物攝像頭及公共區域監控系統升級改造項目”。2022年11月項目完工交付,總投資99.5萬元,全部使用小區公共收益。
合肥和盛公館小區近年來先后完成了防高空拋物監控系統建設、電梯聯動、電動車充電樁安裝等多件“大事”,小區面貌不斷改善,用的也都是公共收益。
不管發紅包還是裝監控,只要經過業主大會表決通過,都是合法合理的。
應該看到,發放公共收益分紅只是提升社區居民獲得感的途徑之一。面對居民的不同需求,做好溝通協商,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公共收益就能取得最大實效。
四
小區給業主分紅,不僅僅是公共收益如何分配的問題,還要讀懂背后的治理期待。
小區連著千家萬戶,是基層治理的難點、重點。小區文明和諧,社會才能安定團結。
凌德慶認為,小區管理需要各方積極參與,形成合力。物業公司應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廣大業主也應關注自己的家園建設,主動參與小區事務。
物業開展寫春聯活動 胡智慧 周福花/圖
另外,召開業主大會,成立業主委員會,對物業有效監督、不斷激勵,是化解小區矛盾的有效手段。一個能夠代表廣大業主、專業、有奉獻精神的業主委員會,也有利于小區實現長期良性發展。
如何盤活、用好有限的社區資源,使之發揮更大效益、盡可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仍是做好小區管理的一道必答題,期待更多探索創新。
小區管理得好,才有能力發紅包、裝監控、建活動中心……當越來越多的小區環境優美,管理有序,用公共收益發紅包可能就不再是新鮮事。
據安徽時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