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黃山市屯溪區城管部門信息,為便利果農銷售和市民購買需求,同時保障城區市容環境的整潔有序,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在季節性水果集中上市時間,該局會在中心城區屯溪的屯光、昱中、陽湖、昱西4個區域設置“季節性水果自產自銷臨時銷售點”5處。該局稱,批準的自產自銷臨時銷售點為臨時設置,如有變動另行通知。經營范圍為果農自產自銷的瓜果。果農需自備垃圾容器,嚴禁垃圾、果皮落地,做到攤走地凈,保持周邊環境衛生干凈整潔。
看了這5個點,應該說設置比較合理,比如仙人洞北路的點,處在鬧市,對周邊市民便利。昱西的沙洲菜場那,人流量也大。不過,相比屯溪目前的居民小區布局與城市人車流動情況,似乎現有的點偏少了。建議在不影響城市道路交通秩序與通行的前提下,在做好衛生保潔的基礎上,在一些大型小區、城市廣場、公園等區域可以設置多一點類似的季節性水果自產自銷臨售點。甚至,在一些景區景點或其附近,找不妨礙通行的地方設些零售點,似也可考慮,比如屯溪河街,空曠地方就很多,空著也是空著。
黃山市的本地產水果品種豐富,比如黟縣五里桃子,歙縣三潭枇杷,歙縣上豐梨,歙縣雄村富岱楊梅,以及黃山本土的葡萄、桔子等,也很多。有時,還會出現農民賣水果難的問題。
城市城市,有市才有城。市就是市集的意思,有人的交易活動,就有了市集,才成了城市,城市的主要功能應該是服務于居住其間的人。對服務城市的群體也應給與最大便利,這能讓我們的城市更接地氣,更繁華,有人氣。做好這件事,是可以便利多方的。
販夫走卒,引車賣漿,一個攤子是一個家,一堆水果菜蔬背后可能供著一個學生,服務好這些群體,城市也會更溫暖。
在服務好菜農果農上,國內很多城市也在不斷積極探索。據央視新聞報道,重慶南川區自去年夏天開始,在一些小區門口,設置“潮汐攤區”,供菜農果農擺攤,定時、定點管理。每天6-9點、16-19點,流動攤販們準時擺攤、收攤,不再出現以往擋道堵路、影響交通和人流疏散的問題,井然有序。城管不用再到處跑、到處追,而是引導攤販到“潮汐攤區”固定販賣。攤販無需東奔西走,收入提高了,居民在家門口買菜也更加便利,越來越多帶著露水的新鮮小菜被端上居民的餐桌。
具體到屯溪,以筆者這么多年的觀察發現,一些秩序管控比較松的地方,商業氣息與生活氣息就越好,比如黎陽片、屯光大道往歙縣方向區域、高新區新潭片以及陽湖部分區域,因為是郊區,城市秩序管控相對較松,這些地方的煙火氣就比較好。其實,屯溪陽湖兗溪夜市,一開始夜市自發形成的,凡是自發形成的商圈、夜市、市集,其生命力就強大,人氣都比較好,這也是生活里的常識。
在城市管理上,在維持好城市秩序與干凈整潔的前提下,希望始終突出兩個點,一是盡量便利于人,二是盡量人性化,融管理于服務中。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