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讓子彈飛》中有個名場面:“張麻子”的養子老六被黃四郎的狗腿子胡萬誣陷“吃了兩碗粉,只給了一碗的錢”。老六為自證清白,不惜剖腹。造謠一張嘴,被造謠者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名場面之所以是名場面,是因為現實中真的屢屢發生這樣的故事。最近的例子就是農夫山泉。
“鐘睒睒對娃哈哈忘恩負義,典型的農夫和蛇。”
“農夫山泉東方樹葉的產品包裝充滿日本元素,媚日,沒有民族大義。”
……
這些天,類似的言論在網上有著相當高的熱度,讓人體會到“世界真奇妙”,人類個體的腦回路真是“豐富多彩”。從沒想到,都2024年了,去超市買瓶水,在一些人眼中,會成為一個愛不愛國的政治立場問題。
上述言論的是非對錯,其實無需多說。有一定常識和健全判斷力的人,自然會有正確的看法。
炮制這些言論的人,大多是吃“偽愛國”飯,做無底線的流量生意,在時下的互聯網傳播環境中,又吸引、挑動了相當一部分缺乏常識、遇事容易“上頭”的網民的情緒。
所謂“非蠢即壞”,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與別有用心者辯論,是與虎謀皮。人家何嘗不知事實與對錯,就是要通過誣陷以牟利。
問題是,這些人為何屢屢得逞?
比如今年1月,有視頻博主“戰馬行動”碰瓷南京一家商場,舉報后者的招貼畫有日本元素,是“賣國行為”。商家被迫整改,最后有關方面介入才澄清是非。而在此之前,“戰馬行動”已經多次靠這種惡意“獵巫”的行為博取了巨大流量。
放任這些造謠構陷者興風作浪,后果是社會越來越容易陷入極端、對立的情緒之中,企業也提心吊膽,生怕哪個地方沒注意,就被人揪住大做文章,導致慘重損失。如此,何談營商環境,何談安心發展?
有人建議從法律層面解決問題。
對于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造謠行為,當然要依法處置。該關停賬號的就關停賬號,該賠償損失的就賠償損失,該入刑的就入刑。農夫山泉事件中,有關平臺方3月8日已在清理違規內容,處理違規賬號。
農夫山泉經典廣告語 圖片來源:官網
不過,法律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一方面,走法律程序,需要時間,需要成本。
許多時候事情還沒解決,受害者的損失已經無法挽回。另一方面,有些問題并不是關乎事實本身的真偽,而是關乎對一件事應該如何看待。
東方樹葉的產品包裝上用到了日本元素,提到了日本抹茶,就可以聯想到媚日,甚至進而聯想到賣國嗎?
如此“無限”聯想、隨意扣帽子,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經濟社會,有一個關鍵的底線:你可以因為自己口味偏好、價值主張、民族感情等任何因素不喜歡某個產品,這是個人自由,與理性無關,市場也容納這種自由。
但是,對于合法合規經營的企業和產品,不能憑個人喜好去要求人家下架,不能憑一己情緒去發動網暴圍攻。
建立和維護這樣最基本的規則,不是為了保護某一個品牌,而是為了保護每一家合法經營的企業,保護每一個做出貢獻的企業家。這幾年,從中央到地方,一再強調“營商環境”的重要性,這應該是常識,也是底線。
關涉法律的問題靠法律解決,思想認識上的問題,還是要靠講道理、做思想工作來解決。
正確的思想不去占領人們的大腦,錯誤的思想就會泛濫。
我們反對的,是日本軍國主義及其余孽,反對日本右翼死不悔改,而不是一概反對一切與日本有關的東西。
創作了《龍珠》《阿拉蕾》等作品的日本知名漫畫家鳥山明近日去世,許多喜愛其作品的國人在網絡上表達緬懷之情,外交部也表示深切哀悼。
這便是以理性、辯證的態度,去看待日本文化中的不同成分。
同理,產品包裝上有點日本文化元素,不喜歡可以不買,何至于就要扣上“媚日”乃至“沒有民族大義”的大帽子?
或許有些自認愛國者會爭辯說,這幾年號稱“自由燈塔”的美國不也是這樣嗎?一些美國政客將有關中國的一切泛政治化、泛安全化,給中國企業的出口和投資設置障礙,對中國學者、留學生進行無理審查。日本政府在一些問題上緊跟美國步伐,對我們“使絆子”。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這種卑劣的行徑不正是我們所反對的嗎?要取得斗爭的勝利,必須站在真理和正義的一邊,而不是讓自己變成所反對的樣子。
《三國志·龐統傳》中,劉備有段講自己如何與曹操做斗爭的話,說得很好:“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
始終保持理性,講道理,冷靜、客觀地看問題,《讓子彈飛》里老六為自證清白而喪命的故事才會不再發生。企業經營、經濟發展有好的環境,每個人也會從中受益。
據安徽時評 撰稿:汪國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