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據四川崇州市聯合調查工作組通報,該市羊馬街道恒大西辰綠洲小區內發生一起女童被狗咬傷事件,經查明,10月16日7時20分,兩只涉事犬只竄入事發小區,8時許發生傷人事件。8時20分,涉事白色拉布拉多犬于現場捕獲,21時許犬只主人賈某到案。22時許,傷人黑色羅威納犬被捕獲;10月17日3時許,黑色羅威納犬主人唐某到案。目前,警方已對該事件立案偵查,并對黑色羅威納犬主人唐某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華西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朱育春也在社交平臺上介紹女童的會診情況,該女童身上有20多處撕咬傷,最長的有8厘米,目前最大的危險來自女童腹膜后右腎損傷及它所形成的血腫,會診專家一致認為,如果現在做手術去探查右腎臟,丟腎的概率非常高,所以最優的選擇是保守治療。
據媒體報道,相應視頻完整記錄了該女童遇襲的全過程,可以清晰地看出受害者一方沒有法律規定的故意或重大過失,按照民法典,飼養人或管理者方應當承擔全部侵權責任,需要民事賠償。如果女童傷情構成重傷或重傷以上,飼養人或者管理者除了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以外,會被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下稱刑法),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造成了他人重傷或者死亡,均應以過失致人重傷罪或過失致人死亡罪追究刑事責任,最高可以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惡狗傷人現象并不少見,國內很多地方也在加強養犬管理。出臺了管理規定甚至地方立法。包括劃定禁養限養品種,明確養犬必須辦證、遛犬必須牽繩、要給犬掛牌、要對犬接種狂犬病疫苗及個人禁養烈性犬等。同時,要求養狗人做好犬只日常管理,避免影響他人。據了解,重慶市明確禁養犬種類目錄包含藏獒、標準牛頭梗、卡斯羅犬、羅威納犬、捷克狼犬等;西安市重點限養區內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大型犬名錄有羅威納犬、杜賓犬、秋田犬、牛頭梗犬等犬類;青島市禁養烈性犬共40種,包含藏獒、德國牧羊犬、高加索犬、比特犬、羅威納犬等;成都市禁養22種烈性犬種,包含西藏獒犬、秋田犬、法國波爾多獒犬、意大利卡斯羅犬等。
但是,犬只傷人現象仍屢屢出現,這與一些養犬人缺失文明養犬和依法依規養犬意識有直接關系,也和一些地方在犬只管理上流于形式、表面文章大于實際行動有關,不出事時管理松懈,職能部門之間互相觀望,出事了以高壓態勢管一段時間,事情過了又回到老樣子,在犬只管理上沒有精細化、常態化,沒能做到依法依規的持續管控。甚至,有些部門有責不擔,遇到投訴還推諉塞責,不當回事。
據大皖新聞記者了解,以前,在黃山市中心城區,散養的狗也很多,馬路上、城中村常能看到狗到處跑,甚至蹲在路中間,遛狗不栓繩子幾乎是常態。以前,該市中心城區屯溪也發生過多起散養或無主狗咬傷人事件,被咬者既有本地人也有游客,有的傷人狗還被發現有疾病。
這幾年,黃山市加強了對犬類的管理,《黃山市養犬管理條例》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022年有一定條文修改。 根據該《條例》,養犬人要符合規定的條件,且應當在取得犬只免疫證后申請養犬登記,取得養犬登記證。違反者且逾期未補辦的,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個人飼養犬只的每戶限養一只,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條例》還對養犬人攜帶犬只外出提出具體要求,如犬繩長度、犬只糞便清理、乘坐電梯應當懷抱犬只或裝入犬袋犬籠或為犬只戴嘴套、犬只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進入公共場所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勸阻或舉報違法養犬行為。養犬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條例明確了職能部門及轄區政府職責,如城市管理部門負責犬只登記、收容,捕捉走失、無主犬只,查處無證養犬、違法攜犬外出等行為。公安部門負責捕滅狂犬,依法處理犬只傷人、犬吠擾民等違法養犬行為。業委會、物業對管理服務區域內的違法養犬行為進行勸阻,對犬吠擾民、犬只傷人等情況予以記錄并及時向公安部門報告。對違反規定的,也都明確了處罰辦法。
10月17日晚,黃山市屯溪區城管部門負責人告訴大皖新聞記者,2018年開始,屯溪區對公共區域散養或走失無主的狗加大了收容力度,對違規遛犬行為進行勸導與處罰。據該部門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屯溪區收容散養或走失無主犬只943只,對不栓繩等違規遛犬行為處罰中涉及犬只247只。
屯溪城管收容無主犬只 資料圖
據了解,今年以來收容走失犬數量及處罰情況比往年要少些,其中一個原因也和多年管理后很多養犬人管理犬只的自覺性有提高。屯溪區城管部門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強犬只管理力度。
屯溪城管收容無主犬只 資料圖
犬只傷人的根源,一是養犬人沒有盡到對犬只管護責任,其次是有關單位及部門管控力度不夠大。要最大程度避免犬只傷人,必須常態化持續性的加強對養犬行為的管理,既要通過職能部門、轄區街道社區及小區物業的持續宣傳、勸導、普法,強化養犬人法律意識,提高規范養犬自覺性,更要通過嚴格執法來形成全社會規范養犬環境,有關部門的日常管理不能粗放,對散養犬、無主犬該收全收,對違規行為該罰就罰,一旦出事要嚴格依法處罰,對管控不到位導致發生嚴重后果的責任單位應依照法規問責。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養犬人自覺管控好自己的犬只,讓全社會尤其職能部門形成對養狗不拴繩等不文明甚至有危害隱患行為的零容忍。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