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不打烊,所有在售房源價格明日全線上調2%。”9月1日晚,北 京官宣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后,很快,位于北京市通州區的招商璀璨 公元就發布上述海報,宣布9月2日起上調價格。(每日經濟新聞9月2 日報道)
近日,包括北京在內,多地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就是將更多購房 者納入首套房的認定標準中,降低了購房成本,滿足了剛性住房需求。
受到上述政策措施的刺激,北京部分開發商及時打出“不打烊”的促 銷海報,有之前猶豫、觀望的購房者立馬轉賬簽約。有業內人士表示“感 覺像過年一樣”,更有樓盤立即宣布上調價格……這些現象再次說明,有形之手對于提振樓市,發揮著重要作用。
房地產不是一個普通行業。從宏觀角度來說,房地產仍然是中國國 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對建筑、建材、家電、家裝等多個行業有帶動作 用。從民生角度而言,房地產關系到老百姓的居住權益、居住條件以及 個人資產。所以,房地產興衰影響面極廣。
北上廣深樓市作為中國樓市的風向標,在“認房不認貸”等政策刺激 下,當購房者負擔減輕、預期向好,樓市銷售、投資等主要指標將復蘇,無疑帶動相關行業消費增長。不過,利好政策剛出臺,部分樓盤就漲價,這對樓市復蘇或許產生不利的影響。
雖然相關利好政策降低了購房成本和負擔,但開發商立即漲價等于 增加了購房成本和負擔;也就是說,樓盤漲價很可能會消解“認房不認 貸”等政策功效。部分購房者看到利好政策本來想“下單”,但樓盤漲價 可能讓購房者在買與不買之間猶豫不決。
有人可能會說,購房者一般是“買漲不賣跌”,樓盤漲價有利于刺激 購房者提前下手。但房價同樣符合價格規律,即降價會刺激需求,漲價 會抑制需求。特別是對那些不急于買房、換房的人群來說,樓盤漲價不 會促使他們出手,只會讓他們繼續觀望。
在市場經濟中,只要符合房價備案要求,開發商有漲價自由。但筆者以為,出臺相關利好政策主要是為了降低剛需群體購房成本、滿足購 房需求,以刺激住房消費,絕不是為了刺激房價上漲。一旦樓盤漲價違 背初衷、影響效果,不排除政策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有中介稱“大部分客戶比較淡定”,意味著不會輕易出 手 。這提示開發商也要淡定,別急著漲價,消化庫存、回籠資金更為重要。(馮海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