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營養含量被打上問號,生產配料還得“保密”。最近,家住湖南長沙的歐女士發現,其網購的面包外包裝上,營養成分和配料都沒有寫,用問號代替,“像開玩笑似的”。11月14日,商家回復記者稱,這是贈送的試吃產品,不會有質量問題。(11月14日極目新聞)
網絡購物時代,商家打著試吃、贈送、試用的名義進行促銷的現象比較常見。然而與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商品相比,這些“買一贈一”的附加產品質量上卻令人擔憂。要么是所謂的用于試吃的新產品,要么就是臨期的產品。
有贈品當然好,可前提是贈品也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面對一款營養含量被打上問號的面包,消費者心里怎么會沒有幾個問號?對于生產配料“保密”的產品,消費者怎么會有試吃的勇氣?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商家信誓旦旦地聲稱贈送的試吃產品不會有質量問題。然而,食品的質量依靠的不是商家的口頭承諾,而是實實在在的食品安全流程和強制的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安全關乎消費者健康。對于消費者而言,試吃的產品同樣需要質量保證?!妒称钒踩ā访鞔_規定,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當標明包括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以及保質期、產品標準代號等信息。同時明令禁止贈送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而《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明確,經營者在促銷活動中提供的獎品或者贈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以侵權或者不合格產品、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商品等作為獎品或者贈品。很顯然,營養成分問號,配料保密,這樣的試吃面包違反了國家的相關規定。
一直以來,不少商家對于贈送的試吃產品在質量上故意降低要求,品質難以保證。一旦出現問題,商家往往會以是贈送的產品為借口推卸責任,但這其實只是商家的一廂情愿。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食品、藥品生產者、銷售者提供給消費者的食品或者藥品的贈品發生質量安全問題,造成消費者損害,消費者主張權利,生產者、銷售者以消費者未對贈品支付對價為由進行免責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這也就是說,即使是贈送的促銷產品出了問題,商家同樣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商家以試吃、試用的名義促銷贈送,這種營銷的方式沒有問題。前提是這些試吃的產品、贈送的產品質量要過關,決不能以次充好,更不能抖機靈,拿假冒偽劣商品來欺騙消費者。試吃的產品本身包裝上就滿是問號,又怎么能讓消費者放心食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于贈送、促銷產品的質量監管應該更嚴,而消費者也應學會主動維權,向那些不合格的試吃產品說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作者:徐剛(2022年11月15日 新安晚報 2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