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大皖新聞訊 本周四(4日)下午3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紙箋加工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劉靖,將應邀做客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欄目,屆時這位成功恢復了代表我國傳統紙箋加工最高水平的“手繪描金粉蠟箋”制作的工藝大師,將與徽派觀眾分享自己在紙箋加工技藝領域的故事與心得。
劉靖
劉靖主要從事宣紙的深加工產品的研究與生產,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紙箋加工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他刻苦鉆研,勤于探索,成功恢復了代表我國傳統紙箋加工最高水平的“手繪描金粉蠟箋”的制作,恢復與發展了造金銀印花箋、泥金箋、絹本宣、流沙箋、刻畫箋、羊腦箋等紙箋產品,豐富了紙箋文化市場,帶動并引領著全國紙箋加工行業的發展。
2005年因其“在中國民間藝術創作領域中取得的杰出成就,及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的貢獻”被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為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他先后榮獲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中國文房四寶紙箋藝術大師、安徽省江淮工匠標兵、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合肥工匠、合肥市宣傳文化名家工作室領銜人等榮譽稱號;并先后榮獲安徽省技能大獎及合肥市第三屆非遺技藝大賽一等獎等。
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評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19年,獲得合肥市政府首批政府特殊津貼;同年,劉靖及其紙箋加工技藝入展合肥城市宣傳片。數十次入選參加國家、省、市非遺文化展及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央視各大平臺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及新華社、人民網等眾多主流媒體媒體相繼對其進行了專題報道。
劉靖先后將紙箋加工技藝帶入到中央美術學院選修課(2007~2013年)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必修課程(2009~2015)中;自2007年起參與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手工紙文庫》的調研工作,并擔任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項目《中國手工紙文庫》—《云南卷》、《貴州卷》副主編等;2018年編著的《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最美?紙箋》出版發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