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視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4月22日下午三點, 高級城市規劃師、國家注冊規劃師夏有才做客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欄目,從事合肥城市規劃五十多年的夏老,從南京到合肥,把合肥作為“第二故鄉”,他以參與者和見證者的身份講述了合肥步履不停的發展歷程,給出了他眼中一個榮耀城市背后的匠心獨運和變化脈絡。而在肯定這些成就的同時,夏有才懷著美好的初衷指出了合肥快速發展中的城市規劃中的某些不足,他希望此時的合肥可以更深地思索更細地雕琢,他認為合肥規劃的藍圖不僅是科教之城和創新之都,還是一個更加宜居的“花園城市”。
合肥科技教育方向由來已久
園林城市是合肥另一張名片
高級城市規劃師夏有才
徽派:夏有才老師深度參與和見證了大湖名城合肥70年的發展和變化。今天有點文科生見到理工男的新鮮感。城市規劃師,用您的經驗怎么解釋您的職業?
夏有才:城市規劃是為城市描繪美好未來,根據城市現狀分析,科學發展一個城市,并從戰略性的高度去規劃。實現城市未來發展,必須是權力和智力有機融合,一代代政府官員、規劃師、建筑師、園林師、各專業人員,和廣大市民常年不懈的努力,逐年發展才能繪制成一張美好城市的藍圖。
徽派:不僅僅是規劃師一個人的工作,是一個大的規劃體。聽您的口音有南京的口音,您從南京過來合肥工作后,這幾十年也沒想過變動?
夏有才:本來外地有想我去,退休以后也有外面找我過去,但我都沒去,我就在這里扎根,我要為合肥城市規劃服務一輩子。
徽派:當年你到合肥時還是一個年輕小伙子,踏入合肥第一眼印象是什么?
夏有才:我是60年代初大學畢業來合肥的,那時的合肥很破爛的,合肥解放是1949年1月份,當時一個古城墻,城墻都要倒了,到處臭水溝。解放后,1949年到1959年合肥發展了一些工業。上海遷來不少企業,在東郊建了工廠區,現在叫長江東路,以前叫蚌埠路,最有名的是安紡,當時很有名氣。有了工業就能發展了,初步形成了一個新興工業城市。60年代由于三年自然災害和“文革”的影響,城市規劃屬于停滯狀態。70年代之后合肥城市建設開始起步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萬里1977年到安徽當省委書記,他非常重視合肥的規劃建設。1978年,我隨市領導到稻香樓賓館參加一次他主持的合肥規劃工作會,決定成立合肥市規劃設計院,組織一個規劃班子,編制一部法定的城市總體規劃。我記得是1979年編的規劃,1982年國務院批復的。當時合肥作為安徽省會,經濟水平不如蕪湖、蚌埠。因為合肥當時交通條件也不行,進來出去都不方便,很閉塞,人家看不上我們,而且,合肥也沒什么資源。但是作為江淮地區的合肥,地理位置優越,居皖之中,城市民風淳樸,有艱苦創業精神。所以國務院給合肥定了定了一個方向,發展科技教育。
新中國成立初期火車站廣場施工
徽派:當時就提出了科技興城的概念?
夏有才:是的,全國有四個科技教育城市,北京、上海、合肥、成都,合肥首部城市總體規劃定為全國科教基地和建設中的鐵路樞紐。引進了中科大和中科院合肥分院,在董鋪水庫那里。當時,加快鐵路建設,現在已經是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了,那個時候提出來是很了不起的。到20世紀80年代初,為貫徹實施城市總體規劃,市政府決定用改革開放的路子來走,政府把路修好,房子你自己蓋,從長江路和金寨路開始,逐步推開,合肥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當時的“兩路”改造提出四句話叫“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這四句話被國家寫到首部《城市規劃法》里,合肥還是很有創新思想的,通過舊城改造、新區開發,當年搞的西園新村和琥珀山莊,成為合肥房地產開發的先行優秀作品,在全國都是很有知名度的。
“合肥方式”曾名震一時
“三個年代”發展脈絡清晰
古井合肥體驗中心徽派直播中
徽派:合肥的城市規劃發展還是脈絡清晰的。
夏有才:合肥的城市發展變化分為三個年代,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20世紀末,合肥是環城年代,當時提出開放式的環城公園,在全國非常有名,合肥成為全國首批國家園林城市,有北京、合肥、珠海三個城市。五十年的環城年代時期,合肥在1958年就請了民國德國雷臺爾教授規劃了“風扇型規劃”,陳衡局長忠實執行了生態型的規劃結構。城市規劃泰斗吳良鏞院士稱為“合肥方式”,使合肥在環城年代成為全國中小城市的規劃樣板城市。
徽派:環城年代是合肥城市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啊。
夏有才:到21世紀初,合肥進入了“濱湖年代”。城市擴展了,經開區拓出去了,市政府考慮老城太擁擠,就建立了政務文化新區,把市政府遷出去。在2001年到2010年期間又規劃建設了濱湖新區,市政府的口號是“大建設、大發展、大環境”。當時濱湖新區起步不被看好,而現在發展得非常好,成為合肥濱湖科學城了。到2011年,國務院批準巢湖市一分為三,劃看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個城市,把廬江縣、原地級巢湖市的居巢區劃給合肥,從此,合肥成為擁有巢湖、一萬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合肥,進入“擁湖時代”。大家都知道,合肥是“三國故地、包拯家鄉”,現在成了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在國際上都是有名的。現在有一種說法是,“合肥是中部的深圳”,從五萬人口到八百多萬城市人口,很了不起,這些都激動我的心。2019年,正好是建國70年,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合肥也是這樣。環城年代是合肥的改革開放初期,濱湖年代是改革開放快車道,到擁湖時代是加速度的發展,現在合肥GDP進入了萬億俱樂部了,成為國際知名城市,這些都離不開我們的城市規劃,所以我寫這部書《合肥城市規劃七十年》,是建國70年成就的組成部分。今年是黨的一百歲生日,我是有61年黨齡的老黨員,將這本書作為建黨百年的獻禮。
環城公園總體規劃圖
徽派:三個年代的快速發展,引以為豪。您在參與過程中,有沒有讓你特別印象深刻的變化?藍圖很美好,規劃實施肯定很艱難。
夏有才:我講幾個我親身參加的規劃故事吧。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我是合肥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副院長和總工程師,這時的合肥進入改革開放的初期。1985年,我代表市規劃院帶領一批專業人員到科學分院,做董鋪科研基地規劃,當時我結合這個案例寫了一篇論文,參加全國的科學城會,對我觸動很大。我參觀了深圳的科技工業園、廣州五山工業園很受啟發,我覺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應該把合肥的科研院校成果通過科技開發轉換成生產產值,就應該搞個合肥科技工業園,這個提法得到市里、省里領導的重視支持。1992年,合肥科技工業園在城市西郊大蜀山麓開始規劃建設,這個以市規劃學會名義提出的科技工業園的設想,在省里獲得了重大科技建議獎。后來,科技工業園升級得到國家科委的批準為國家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現在是合肥的一個重要科學創新平臺。
合肥高新區面貌
徽派:經開區肯定也有故事。
夏有才:是的,當時,我們市領導提出合肥要學沿海特區搞改革開放的經驗,規劃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時任市長的鐘詠三同志非常重視,提出“開放開發再造新合肥”的規劃理念,選了現在的會展中心地段,我代表市規劃院和市領導到南郊十八崗一帶編制十幾個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當時省、市領導和專家們說這個像個紅寶石,有綠化、有居住、有工廠,可以以地生財、招商引資。當時規劃圖上路名沒起,為在全國叫響,我就以黃山七十二峰像天都峰、始信峰等等各個峰的名字起了道路名稱。其中開發區東側,有段煙敦路沒有峰名可起,我去附近村莊調研,聽說有個盛習友是解放軍。為搶救山洪暴發溺水的婦女而犧牲,被中央軍委追認為烈士。我聽了后很感動,就將這段煙墩公路叫習友路。
徽派:原來地名取名字是這樣取的。
夏有才:過去,陳衡同志對老城區路名就是以長江、淮河為界,按照安徽各個地市的方位來起的。濱湖就按照全國大城市來命名的,有北京路、天津路……當年老火車站在明光路,交通扔擠,城市規劃定在沿勝利路延長1.8公里的八一塘附近,建新火車站。我為堅持按規劃建新火車站,提出技術經濟分析,和省規劃院許保春總工聯名向省政協提出方案,得到省政協、全國政協支持,由省建設廳帶隊,我們到蚌埠鐵路分局、上海鐵路局、鐵道部申訴,最后得到鐵道部的支持,改為建設新火車站,建成合肥東部對外交通的門戶。到了擁湖年代,我們做了很大的文章,巢湖有很多歷史人文遺跡應該得到保護。現在巢湖是國家級的文化旅游休閑度假風景區,全國五大淡水湖,擁湖的就我們一個城市。中科大建設西校區,我也做了些工作。西校區征地要征用四個生產隊土地,當時農民思想工作做不通,因為,政策上規定征一畝地只安排一個勞動力去工廠做工,老人小孩生活難以保障。當時我在建委負責征地,市領導帶隊叫我帶隊到西安、武漢去調研,西安很開放,他們規定建制的征用全部生產隊土地,可以撤銷生產隊,將農民給城市戶口讓他們變成市民,我回來寫了調查報告,市里領導開會決定采納西安征地經驗,修訂征地政策,僅一個禮拜就做好了農民工作,科大很安心,東南西北中發展新校區,發展勢頭很好。
資料圖片
徽派:來龍去脈如此豐富,聽得出來您對合肥的感情非常深。
夏有才:是的,現在我退休很多年了,但合肥的21世紀,我是見證者。退休后也擔任市規劃學會的專職秘書長,以學會團體為政府和高等院校、科研單位 、區發企業搭好溝通的平臺。到了08年,我在市規劃局的領導下,帶領一批編寫人員花了4年時間,編寫完成180萬字的《合肥城市規劃志(—2009年)》。2013年辭去學會工作,聘為市規劃局顧問。2015年,規劃局說中央電視臺要搞個《合肥故事》,規劃這塊故事要我講,我講了好幾個故事,他們覺得不錯,我想你們喜歡我就寫一點,當時是叫《城市規劃見聞錄》。2019年疫情不能出去,就請張靖華博士幫我搞策劃,一篇一篇寫下來,用了大半年時間。我不會打字,全部用手寫,送到打字店打印,拿回來校對,完成《合肥城市規劃七十年》,于2020年底正式出版發行,算是了卻一個大心事。這部書,我是以三部國務院批復的總體規劃和兩部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為主軕線展開的,以規劃故事情節單獨成篇,按年代排序,每篇包含回顧歷史、描述現狀、展望未來三部分,基本做到有時間、地點、情節和人物,以體現真實性、可讀性。總結了十二條規劃經驗,計25萬字,200幢圖片,做到圖文并茂。
“第二故鄉”規劃有些許遺憾
希望園林城市變成“花園城市”
合肥政務區
徽派:一生事業和情感,都和合肥息息相關。從來沒有瞧不上?畢竟你是從六朝古都南京過來的。
夏有才:合肥是我的第二故鄉,很多地方都有我的足跡。穿大街、走小巷、走田埂,到現場查勘、調查研究,都要去跑。
徽派:也是一步一步丈量出來的,城市規劃專業工作還是很復雜的。作為普通市民,我們每天感受開車走過的路,挺拔而起的建筑。我們看新聞,國外的一些城市,規劃的時候,下水道就是百年規劃設計,合肥這些年發展那么快,您覺得有什么遺憾嗎?
夏有才:遺憾應該說也有一些。最重要的是,城市的經濟實力,20世紀初合肥很窮,城市的發展建設都是小打小鬧。到21世紀合肥發展就快了,在1999年的時候,市里提了三個一百,100平方公里100萬人100億的工業產值,而現在合肥加入萬億俱樂部了,經濟實力強大,想搞什么都能搞起來。1994年我就代表規劃院提出搞城市輕軌,策劃了四條線路。當時隨市代表團到德國去考察,方案報到國家計委,說你們合肥多少人?100萬。人家說等你們到300萬人再來。過了十年,省委常委、市委孫金龍書記決定大搞地鐵,大大改善城市的公共交通。
1959年合肥市區鳥瞰圖
徽派:20世紀時,合肥自行車有很多。
夏有才:那時合肥主要是自行車交通工具,到21世紀了,汽車越來越多,堵塞道路交通,市里決定搞高架路,開始,我也不贊成建高架,這會影響周邊住戶和景觀,但總體上說這些年交通發展的路子基本是對的,有地鐵、道路、高架、立交,構成大的交通立體網絡。還有就是城市防洪排水,前些年望湖城暴雨時淹得很厲害,應重視城市防洪、排澇。按照1331戰略,我覺得城市要謹防“攤大餅”式用地發展,要有很多綠化農田,實現主城區和衛星城,各自發展有機聯系,這樣城市的生態才能得到保護。總體說成就很大,不足地方也有。我們的環城公園,品味還有待提高。我說合肥園林城市發展不錯,但是有待提高。環城公園到現在為止,中間還跑汽車,這叫公園嗎?建議市政府將環城道路建成游覽觀光道路,作為一個大花園,停止機動車進去,開電動觀光車,供游客瀏覽。現在老城區附近地鐵快開通了,完全可以禁止機動車進出公園。真正讓環城公園成為大公園,將逍遙津、包河、琥珀潭、杏花公園逐步串起來,加入到環城公園瀏覽站點中去。進一步溝通環城公園水系。合肥是西北高、東南低,相差十多米,可以包河公園水面為水平面,向西打水隧道,沿公園地下和琥珀潭水面找平、溝通,這樣可以環城水面。
合肥濱湖新區巢湖岸線規劃圖
徽派:讓環城公園成為一道真正的立體景觀。今天從濱湖過來,一路薔薇花很好看,看出城市園林的魅力。
夏有才:對。環城公園各處仍保留,游船自琥珀潭從地下水晶宮似的水道延伸一直到包河公園,上下立體的,能劃船,景點有樓臺亭閣,這樣,環城公園品位能提起來。建議把合肥園林城市變成花園城市。這樣合肥更美。園林規劃是重要的。園林是軟環境,建筑是硬環境,要結合起來。1993年我陪市領導到新加坡考察,市領導就問我,新加坡是國際知名的花園城市,合肥是園林城市,有什么區別?我認為花園城市具有更高的城市品位,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目標。合肥應加快園林化向花園化的過渡,處處是公園、游園、花園。
徽派:小市民聽著就激動。我們的視角和規劃師的視角不同,我們穿行其中,有時候會感覺很多城市變得有些千篇一律。
夏有才:應該說,改革開放之后,一些城市經過房地產開放,造城運動很厲害。有些部門急功近利,作為城市應該精雕細琢,形成自己的城市風貌特色。合肥老城很多歷史文物都沒了,新建的現代建筑格調不高。政務文化新區確實建得不錯,整體規劃和效果比國外不差,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中央電視臺放的政務區夜景是很美的。濱湖新區建的也不錯,就是有部分區段全是高樓混凝土森林,應該考慮開發地盤重視建筑的天際輪廓線,形成錯落有致的豐富景觀。希望幾個縣市不要追求高層,要有自己的城市特色。
《合肥城市規劃七十年》
徽派:城市發展和規劃師眼光格局息息相關。翁飛老師在您《合肥城市規劃七十年》的序言里給了你三重身份,參與者、見證者、有心人,作為依戀這座城市的有心人,平常您散步最喜歡去哪兒?
夏有才:我住環城公園附近,經常到公園散步,心情很舒暢。現在合肥各個公園都不收門票了,合肥要形成一個大的花園同時要解決好城市交通。我現在不太滿意城市交通狀況,雖然總體不錯,但我覺得城市干道 上停機動車是個大問題,香港地方那么緊張,也不準占用城市道路,所有車輛全藏到房子里去,出租車也不準隨意停靠。我提個設想,在城市干道上,應每隔兩三百米蓋一個停車樓,或者結合地鐵放在地下,像三孝口那地方,都停到地下去。現在廬陽區成立了老城改造指揮部,保護老城味道風格,解決好停車問題,淮河路步行街擴大了,也很美。你建的好,人家才去。老城還有不少文章要做。建議合肥應該編個古城規劃,配合文化旅游,老樓行,使老城成為商貿、文化、旅游、休閑中心。
夏有才為徽派題字
徽派:最大感受,特別羨慕這個職業。把對城市的念想變成現實,蠻有幸福感,非常感謝分享。最后還要說一下,這本新書有不少讀者很喜歡,有想買的可和瑤海區長江東路180藝術街區悅書房拾光書屋聯系。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文 薛重廉/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