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8月8日下午,“2025中國(合肥)數字汽車先鋒薈暨整零共創對接會”在合肥高新區舉行。江淮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整車企業及省內外相關零部件企業、金融機構等匯聚一堂,圍繞數字汽車領域的整零協同、技術創新與生態重構等內容開展交流研討,而安徽省汽車創新中心也發布了包括技術、產品、場景在內的數十項需求清單。
發布技術產品和場景“需求清單”
安徽省汽車創新中心是面向下一代汽車形態和產業生態的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型研究機構。面向汽車產業及企業創新發展痛點,安徽省汽車創新中心建設了“整零共創”多維需求庫,牽頭組織開展聯合創新,架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橋梁。
會上,安徽省汽車創新中心發布了涵蓋先進制造、新材料、智能底盤、智能網聯等領域的技術和產品創新需求,以及園區智能化改造、交旅融合兩大場景需求。其中,技術創新需求包括先進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智能化技術等。產品創新需求包括智能網聯產品、智能底盤產品等。
而場景需求中的“園區智能化改造”,是針對某園區早晚高峰公共交通接駁難的痛點,構建常態化無人接駁環線,并通過路云協同保障車輛安全高效穩定運行。“在園區部署無人清掃車,實現清掃作業的高效執行、精準覆蓋和標準化管理,降低人力成本,并可將清潔數據接入園區管理平臺,推動園區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運維。”安徽省汽車創新中心負責人介紹。另外,場景需求中的“交旅融合”,是在某熱門景點、大型國際會議中心區域內,打造汽車科技前沿探索陣地,依托龐大客流資源,構建安徽省汽車產業集中展示窗口。
安徽省汽車創新中心發布關鍵技術需求清單。
“數字汽車”發展 安徽應貢獻更大力量
當前,數字汽車正以“基因重構”之勢引領產業變革,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重塑整個產業格局。這一轉型過程中,數字技術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已成為貫穿汽車研發、 生產、 應用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催化劑”。
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表示,數字技術是驅動汽車全生命周期創新的核心催化劑。安徽汽車產業基礎雄厚、動能強勁,在數字技術與產業創新融合方面具備率先突破的優勢和使命。數據顯示,今年 1-6 月,安徽汽車產量達到 150 萬輛,躍居全國首位,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從 2020 年到 2024 年,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從 10.5 萬輛飆升至 168.4 萬輛,四年間增長 15 倍,排名也從全國第4位躍升至第2位。“這一發展成效,更加證實了安徽有必要加快開展數字汽車技術和產業創新, 加快搶占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制高點。”
葉盛基說,全球汽車產業發展浪潮的背后, 正是智能汽車生態對傳統汽車產業邏輯的顛覆。汽車不僅承載著交通工具的功能,而且是能夠持續升級的“移動終端”。“希望大家一起攜手努力,助力安徽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發言。
隨后的圓桌論壇圍繞“數字汽車的產品定義與生態重構”主題展開熱議。江淮汽車技術中心、奇瑞汽車合肥研究院分享了前沿技術研發成果與實踐案例,安徽省智能網聯系統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實驗室、安徽省智能電磁動力系統關鍵共性技術實驗室也分別介紹了技術與創新產品布局,以技術策源筑牢數字汽車產業根基。
圓桌論壇。
合肥高新區新能源汽車形成全鏈條優勢
本次活動由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指導,安徽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主辦。會上,高新區投促局、科技局也分別推介園區產業投資環境及新型研發機構“雙鏈融合”賦能新實踐。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作為合肥高新區“5+2”重點產業之一,目前已形成全鏈條發展態勢。未來,合肥高新區將持續釋放“核心技術攻關—整零協同創新—場景規模應用”的全鏈條生態優勢,為汽車產業升級注入“高新動能”,與各方攜手沖刺千億級產業目標。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實習生 何子豪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