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這是蜻蜓?仔細看也不像。”6月24日,合肥市民王先生向記者反映,他一早在室外發現了這只昆蟲,飛得比較低,在樹葉上趴著一動不動。他擔心或是受傷了,將其帶到了辦公室。
記者看到,這只昆蟲有點像蜻蜓,但觸角細長如絲,像是兩根天線。復眼又大又鼓,翅膀上有黃色或褐色深淺不一的線條。出于好奇,王先生在網上搜索了相關信息,像是比較罕見的蝶角蛉。
“從發來的圖片看,確實是蝶角蛉。”合肥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虞磊告訴記者,蝶角蛉對環境要求比較高,并不常見。
記者也查閱了相關科普資料,資料顯示蝶角蛉種群數量也有限,中國分布約30種,個體數量相對較少。
就習性而言,蝶角蛉在5月-9月活動相對頻繁,多棲息于濕地、灌木叢、林間等特定環境。因經常隱藏在草叢中,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易發現它們。“目前,在合肥的大蜀山和巢湖有出現過。”虞磊介紹。
為保護剛發現的蝶角蛉,王先生暫時將其放到了一個透氣的玻璃罐中。 虞磊表示,蝶角蛉是生態系統中有益的捕食性昆蟲,主要捕食蚜蟲等多種農業和林業害蟲,對維持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有重要作用,“建議盡快原地放生。”
大皖新聞記者將專家建議告知王先生后,其已將蝶角蛉放歸大自然。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受訪者供圖)
編輯 何錢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