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清明將至,合肥各大花卉市場迎來銷售高峰。4月3日,大皖新聞記者走訪合肥多個花卉市場發現,隨著春季到來,鮮花市場迎來回暖,春季花卉與傳統節日活動相互交織,既傳遞著市民對先人的追思,也折射出城市“賞花經濟”的活力。
祭祀鮮花熱銷:批發、定制服務較受歡迎
4月3日上午,在合肥海卉花市多家花店,黃、白菊等素雅花卉被擺放在顯眼位置。
“隨著清明將近,我們批發了4000株黃、白菊,預計這兩天都能賣完。”一家花店老板張女士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清明前夕的祭祀花束比較受歡迎,現在她正在打包六百株黃菊準備送去零售店。
大皖新聞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單株黃、白菊的價格一般為2元,打包好的一整束為9株,售價15元左右。
在部分花店,有店家正在使用百合、康乃馨、滿天星等搭配黃、白菊制作祭祀花籃,“這種花籃的搭配沒有太多的講究,只要菊花的支數為單數,再搭配一些淡雅的花就行了,顧客也可以自選花卉進行搭配和寫寄語卡片。”花店店長高先生說,祭祀花籃售價為35元,一般都是老客戶提前預定好的。“這種賣得很好,昨天做了三十幾束都賣完了,今天還會多做一些。”
花店制作的祭祀花籃
隨著文明祭祀理念的普及,低碳環保的鮮花祭掃正逐漸取代傳統焚香燒紙。一位正在選購菊花的王女士稱:“一束鮮花、幾句傾訴,既能表達心意,又保護環境,這是一種新風尚。”
天氣回暖:春季花卉銷量不斷提升
清明不僅是追思時節,亦是賞花佳期。4月3日中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合肥市瑤海區裕豐花市,不少市民正在這里選購花卉。
“春天來了,帶家人出來逛逛花市非常好。”市民王先生牽著懷孕的妻子行走在花市中,不時挑選著適合在家中擺放的花卉,最終以15元的價格買下了一束蘭花草。
裕豐花市一家花店的老板向記者介紹,隨著天氣不斷回暖,來花市購買鮮花的人也越來越多,“近期花卉銷量不斷提升,月季、梔子花、蘭花等賣得最好。”
市民正在挑選心儀的花卉
向花市更深處走去,記者發現這里也有不少商家將黃、白菊擺放在店門前。據店家介紹,成束的黃、白菊花售價為15元至60元不等,主要根據花束中搭配的花的價格而不同,例如小球菊就比一般的黃、白菊要昂貴一些,使用質量更好一些的花盆價格也會隨之提升。
“這種祭祀花籃都是祭祖的人來買,我們在花的根部會制作一個保濕的裝置,基本可以保證鮮花盛開一周左右。”花店老板陳女士一邊編制花束一邊對記者說。
賞花時節已至:創新業態拓展“花經濟”邊界
3月28日,合肥市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發布清明期間森林防滅火工作提示,倡導以鮮花祭掃等無火無煙方式寄托哀思,減少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等傳統祭祀行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倡導文明祭祀新風,以一束淡雅的祭奠鮮花代替焚香燒紙已成為一種新風尚。
據了解,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不僅是祭祀、祭祖和掃墓的節日,也是春回大地、游樂山林的大好時光。
近日,在合肥市瑤海區,青年創意田園內350畝油菜花海迎來盛放,瑤海區適時推出無人機空中賞花項目,帶領游客通過“賞花+科技”進入獨特的空中視角,解鎖春游新體驗。
據媒體報道,合肥市肥東縣更是探索出“農業+文化+旅游”融合模式,通過大面積種植具有觀賞性的格桑花、向日葵等,以“賞花+”賦能花卉加工產業,開發花茶、花酒等高附加值產品,帶動農民增收。
從一束祭奠鮮花到一場賞花盛宴,合肥的花卉市場不僅承載著傳統節日的溫情,更通過創新業態拓展了“花經濟”的邊界。當文明新風與產業升級并行,這座城市的春日圖景愈發絢爛多元。
大皖新聞記者 龔潤澤 攝影報道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