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28日,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正式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全球首張民用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標志著低空飛行正式邁入“載人時代”。這一突破性進展意味著,合肥將成為國內最先展開eVTOL商業化運營的城市。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合翼航空計劃在合肥駱崗中央公園率先推出低空觀光服務,市民最快今年即可購票體驗“空中游覽”。
打“飛的”,市民期待嗎?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被稱為“空中的士”。去年年底,億航智能 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在合肥駱崗公園上空完成全球載人商業首飛演示,城市空中交通開始被普通民眾所關注。如今,獲得運營合格證(OC),意味著城市空中交通正式開啟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商業化進程,市民很快就可以在合肥乘坐無人駕駛航空器體驗空中飛行。
記者在駱崗公園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從事教育行業的張女士表示,“以前只在科幻電影里見過無人駕駛飛行器,現在能在家門口體驗,非常期待帶孩子來感受科技的魅力?!倍R蛲ㄇ趽矶吕_的上班族李先生則更關注其未來應用,“希望‘空中出租車’能盡快實現A到B的通勤,哪怕價格高點,能節省時間也值得。”
只能“原地起降”,還無法“跨區通勤”?
記者了解到,這次頒發的OC,批準從事的運行種類為“留空飛行”、經營種類為“載人類”。安徽省交通廳民航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留空飛行是在特定限制條件下從事從A點到A點的飛行。也即是說,要從A點起飛,在規定范圍內飛行,然后回到A點降落。
該負責人表示,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拿到OC意味著可以開展載人運營,在飛行前履行報備手續就可以起飛了。但他同時表示,盡管OC頒發是重大突破,但當前運營范圍仍受限于“A到A”模式,即飛行器僅能在固定區域內起降,提供短途觀光服務。若要實現跨區域的空中通勤(A到B),還需要突破多重障礙,比如民航局頒發的OC中限制條件進一步放寬等。
合翼航空市場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原地起降”到“跨區通勤”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依賴于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新的政策標準的制定?!?/p>
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相關負責人表示,OC的取得是低空經濟重大試點任務的開始,合肥將以此為契機,把安全作為核心準繩,加快建設運營保障體系相關的更多基礎設施,進一步健全政策體系、標準規范及監管措施,助力低空經濟行穩致遠。
“打飛的”成出行新常態后,安全如何保障?
“取得OC后,目前公司正在做運營前的籌備工作,今年就可在駱崗公園體驗低空旅游觀光。”億航智能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事飛行的航空器EH216-S 機身長5.73米、高1.93米,續航時間為25分鐘、設計航程30公里,最快飛行速度可達130公里/小時,目前有4臺,仍在進行常規的飛行測試。該機支持垂直起降,可應用于載人交通、旅游觀光、物流運輸、醫療急救等場景。
記者獲悉,下一步,合翼航空將基于合肥城市空中交通樞紐港和合肥駱崗空中交通運營中心兩處基礎設施,在合肥駱崗公園率先開展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的低空觀光商業運營。未來,該公司還將針對空中交通接駁、低空文旅觀光、空中物流配送、智慧城市管理、高空消防應急、空中醫療救援、無人機行業應用、智慧起降場建設等多個場景提供運營服務。
不過,也有市民對安全性提出疑慮。退休教師王先生坦言:“雖然報道說飛行器已測試6萬余架次,但畢竟是無人駕駛,希望運營方和監管部門能公開更多安全數據?!睂Υ耍弦砗娇栈貞Q,EH216-S機型已通過嚴格的適航認證,且合肥駱崗公園的飛行區域已部署5G-A通感一體低空智聯網,可實時監測飛行器狀態,保障低空飛行安全可控。
短評:
從“全球首張OC證”到“打飛的”夢想成真,合肥仍需跨越技術、制度和市場的多重門檻。但科技發展的速度超乎想象,伴隨著低空載客領域安全、規范、可持續發展,在不遠的將來,"空中通勤"就會像地鐵一樣普及。低空經濟的"合肥故事"或許正是未來城市交通變革的序章。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